-
在鲁筝艺术博览会暨“中国古筝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筝乐节术论坛的发言
高百坚
10-03
我是一名行医43年的中医师。非常感谢论坛给业余筝人的发言机会。我想围绕论坛“筝乐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的主题,从两个方面浅谈拙见。
-
传承有根 弘扬有序 ——闽南筝曲专场音乐会侧记
高百坚
08-31
8月13日,由厦门工学院国学院、厦门仙岳书院主办,厦门华羽唐国乐、厦门咏筝筝乐团承办的“闽南筝曲公益专场演奏会”在厦门仙岳书院顺利举办!闽南筝派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用齐奏、独奏、弹唱和古乐合奏等不同形式,为观众们带来十多首韵味醇正的闽南筝曲,呈现出闽南筝派传承发展的新格局!
-
原样传承与个性化发展(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8-23
最近在群聊中有一个热帖,讨论传统筝乐的原样传承与个性化发展。
-
根植潮韵 源于生活 ——潮筝独奏曲《乡情》赏析
高百坚
08-18
潮筝独奏曲《乡情》是高百坚先生创作于2009年。以一首反映海外侨胞为主题,突出乡音、潮韵的潮筝新作品。
-
同心同德,保护、传承、发展闽南筝派 (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8-15
闽、潮、客是传统古筝三大流派,历史悠久。闽南筝派形成于清中,潮州筝派自于清末民初,客家筝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说,在闽、潮、客三大筝派中,闽南筝派历史最为久远。自第一代蒲水缸、李捷登始,到现在有影响的年青一代,如在座的张辉老师已是第六代传人。接下来的【闽南筝专场公益音乐会】,老中青少四代同台演出,展示闽南筝非遗传承的新格局。
-
潮筝新作《古港之恋》(作者:张媛媛)
高百坚
08-11
高百坚先生是潮州筝第四代传人。原样传承,创新发展是高百坚先生对传统筝乐传承的理念和目标。2019年12月,汕头举行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星海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潮筝.第二届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高百坚先生作为潮州筝筝家受邀在“潮筝潮乐筝专场音乐会”演出。为此,高百坚先生以全国筝会为契机,又一次把视野引向家乡的一山一水,一土一木,在家乡旧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
在生活中寻找灵感 于潮韵中谱写新曲——《游子思归》创作札记
高百坚
08-04
《游子思归》是笔者的处女作,2001年在“中国古筝创作作品展示暨创作研讨论会上被评为优秀作品,2007年收入王中山主编的《古筝优秀新作品集》。这首潮州传统风格筝曲能在众多新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作品,这是专家对传统古筝流派的呵护与厚爱。今不揣浅陋,略谈《游子思归》的创作体会于下。
-
传承与创新 ——从《粉红莲》、“诸宫调”说开去
高百坚
07-24
《粉红莲》是一首潮州弦诗大套曲。杨广泉先生20世纪70年代末将之成功改编为弦诗乐《粉红莲》(多调),使之风靡潮州乐坛。受其启发和影响,杨秀明先生在《粉红莲》(多调)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古筝独奏曲,并以《诸宫调•粉红莲》名。《诸宫调•粉红莲》集潮乐诸调于一曲,被视为技术含量较高的潮州筝代表曲目,吸引众多的专业院校师生的关注、喜爱和研习。杨秀明先生和他的《诸宫调•粉红莲》对潮州筝乐的传承、传播和推广功不可没,但在《粉红莲》的名调、板拍、缭舵、舞台表演等方面也存在争议。潮州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原样传承潮州筝乐文化,玩转源于“二四谱”的多调自然互换,希望得到同仁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研讨。
-
《谈筝论道》第102期 特辑(T16)
王英睿
07-20
或许很多人会好奇,外国人会喜欢中国传统音乐吗?他们真的能跨越文化深入理解中国筝乐的内涵吗?我的答案是:通过一定的讲解、学习和艺术实践他们可以由浅入深,逐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甚至会将它变为自己的爱好。
-
《寒鸦戏水》传筝谊(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7-18
《寒鸦戏水》是最有影响的潮州筝曲,这首被誉为潮汕国际歌的名曲奏响华厦,走向世界!这首筝曲凝聚着南北筝家的深情厚谊!
-
筝独奏曲《黄鹂词》与潮筝的传承和发展(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7-17
《黄鹂词》是潮州弦诗乐十大套曲之一。潮筝独奏曲《黄鹂词》是高哲睿先生的代表作,更是曹正教授和高哲睿先生两位南北筝家研讨筝乐的成果!
-
高哲睿先生遗作 | 我是怎样谱写筝独奏曲《南海秋汛》的
高百坚
07-05
我是一个以医为职业的音乐业余爱好者,有四十余年的弹筝历史。由于医疗的关系,长期与工农群众接触,使我对他们的勤劳、勇敢的高贵品质有深刻的印象。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和广大工农群众的冲天干劲,使我深深体会到,广大工农群众是革命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我们的文学艺术只有做到为他们而创作,为他们所利用,才是唯一的正确方向。
-
读书笔记:潮州音乐的中庸之美
辜玉斌
06-28
中庸是中国人的一种综合人格,它绝对不是肤浅的平均主义,我认为它是在来自四面八方动力与压力之下的一种动态平衡,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所谓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筝海钩沉 | 一段尘封多年的筝事
高百坚
06-27
为什么康绵老会引起许美林先生和众筝友的关注?“文革”期间康绵总先生为中国古筝做了什么大事?让我们追溯历史,让我们从曹正先生的手书中寻找这段鲜为人知,几被遗忘的“文革”筝事!
-
记父母二、三事——参加“何宝泉、孙文妍执教60周年教学回顾研讨会”有感
何小栋
06-18
第三届上音古筝周已落下帷幕。活动期间,学校非常有心地安排了一场“何宝泉、孙文妍执教60周年教学回顾研讨会”,作为儿子在此表达深深的谢意。
父母的古筝经历可以说是各不相同,最后却殊途同归。父亲是由儿时的邻居山东筝派大师王殿玉先生领入了古筝殿堂,自此先后师从王殿玉、曹东扶、罗九香、赵玉斋、张为昭、高自成等名家,融会贯通了山东、河南和客家筝派。
-
修史编志,要有根有据 ——评《潮州市民间音乐志》
高百坚
06-17
由陈俊麟先生主编的《潮州市民间音乐志》(1989.1.)有这样的辞条∶一九五五年【开始对外交往活动】;“随着潮州音乐在全国的影响,……有中央文工团民乐专家曹正专程来潮研究潮州音乐……。”曹正先生是中央文工团民乐专家吗?曹正先生1955年来过潮州吗?让我们追踪历史,还原真相。
-
《谈筝论道》第101期 特辑(T15)
王英睿
05-30
《古筝的世界音乐元素》—— 佳美兰音乐篇 作者:邓海琼
-
同心同德 弘扬潮乐——澄海市潮乐研究会聘请顾问座谈会发言摘要
高百坚
05-26
1999年11月21日下午,澄海市潮乐研究会举行了聘请顾问座谈会,来自汕头、潮州、澄海等地潮乐名家就弘扬潮州音乐等有关问题各抒高见。
-
古筝人访谈 | 高百坚:告别“弹三弦” 专心玩筝乐
高百坚
05-25
2016年6月,告别了43年的行医生涯,高百坚先生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春”。随后,便应“古筝人”编辑之约,谈人生,聊筝乐。回望退休后的七载筝路,可聊以自慰的是,高先生并没有虚度光阴。在此,他也感恩时代!感恩先贤!感恩筝途上给他信心、勇气、力量的前辈和众同仁!
-
《鉴古知今·筝韵情深 》山东筝乐艺术主题公益讲座在羊城开讲
高百坚
05-24
5月23日,山东筝派传人胡炳阳在广州乐器展开讲《鉴古知今·筝韵情深》山东筝乐艺术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