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

level

喜欢弹古筝理想是当一名古筝老师

王后  评论了古筝曲

🎉🎉🎉💐💐💐💐💐👏👏👏👏👏👍👍👍❤❤❤❤❤❤🎵🎵🎵🎵

将军令

浙江派筝曲的传统乐曲。根据“弦索十三套”乐谱移植而来。旋律铿锵有力,气势威武雄壮,分别代表鼓声和号声的两声部交迭,颇具古代将领校阅军队的风采。

国筝文化 发布

02-18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666666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培训班在延吉开班

1月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培训班在延吉市开班,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广州、江苏、甘肃等省的60余名专业伽倻琴演奏者及爱好者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由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延边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承办,邀请国家伽倻琴传承人以及省级伽倻琴传承人、院校教师担任培训教师,历时10天,培训伽倻琴基本演奏法及相关技巧,开展伽倻琴艺术起源传承讲座、伽倻琴艺术传承及保护座谈等内容。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玉珍在致辞中表示,伽倻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旨在通过系统的授课和深入的交流,提升学员们的伽耶琴演奏技艺和艺术修养,进一步推动伽耶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培训期间,学员们将实地考察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基地,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项目的保护现状和传承情况,从而更加坚定传承和弘扬伽倻琴艺术的信心和决心。(延边晨报记者 张京 文/图)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筝曲新作 | 张馨丰作品《九歌·云中君》

作曲:张馨丰古筝:张馨丰钢琴:李阎茁打击乐:曹恺中 王梓硕《九歌》源于屈原《楚辞》,此作品以《九歌·云中君》为创作灵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作品介绍此作品为青年古筝演奏家张馨丰原创古筝作品又一全新力作。乐曲有着深情而饱满的气韵表达,创新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高难复杂、瞬息多变的古筝演奏技巧,融合了古筝艺术传统与现代表现手法的的精粹,极致展现了古筝艺术与时俱进的专业化与学术化表达!导师袁莎国家青年长江学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馨丰第六届政府“文华奖”获得者(入选文化与旅游部主办的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展)中共党员。师从国家长江学者、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袁莎教授。以全国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并于2023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推免保送资格。2023年创作古筝协奏曲《陶庵梦忆》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音乐会;2023国家大剧院16周年院庆,成功首演张馨丰筝室内乐作品《卡农》。2024年创作了古筝新作品《九歌·云中君》及编配中西室内乐作品《筝弦华尔兹》,在其研究生音乐会中首演。她在优异的古筝造诣外,兼修多门乐器专业,并在众多音乐会中担任独奏家身份外,兼任钢琴和古典吉他演奏。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古筝演奏家,个人古筝演奏视频网络播放总量达千万。QQ音乐“听见国乐”音乐厂牌——峡谷国乐团古筝首席演奏家。出版个人古筝专辑《风之猎》;出访欧洲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等多国访问演出;参加《人民日报》香港回归重要演出录制;多次受邀CCTV节目录制演出;在全国各地连续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现担任央音展演评委及“天下筝会”全国古筝大型艺术展演历届评委;作为袁莎筝乐团重要独奏成员,长期于国家大剧院系列讲座、全国各大保利剧院巡演及各类学术演出讲座中担任重要古筝独奏家身份。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特别好

筝曲新作 | 张馨丰作品《九歌·云中君》

作曲:张馨丰古筝:张馨丰钢琴:李阎茁打击乐:曹恺中 王梓硕《九歌》源于屈原《楚辞》,此作品以《九歌·云中君》为创作灵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作品介绍此作品为青年古筝演奏家张馨丰原创古筝作品又一全新力作。乐曲有着深情而饱满的气韵表达,创新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高难复杂、瞬息多变的古筝演奏技巧,融合了古筝艺术传统与现代表现手法的的精粹,极致展现了古筝艺术与时俱进的专业化与学术化表达!导师袁莎国家青年长江学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馨丰第六届政府“文华奖”获得者(入选文化与旅游部主办的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展)中共党员。师从国家长江学者、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袁莎教授。以全国第一名的专业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并于2023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推免保送资格。2023年创作古筝协奏曲《陶庵梦忆》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音乐会;2023国家大剧院16周年院庆,成功首演张馨丰筝室内乐作品《卡农》。2024年创作了古筝新作品《九歌·云中君》及编配中西室内乐作品《筝弦华尔兹》,在其研究生音乐会中首演。她在优异的古筝造诣外,兼修多门乐器专业,并在众多音乐会中担任独奏家身份外,兼任钢琴和古典吉他演奏。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古筝演奏家,个人古筝演奏视频网络播放总量达千万。QQ音乐“听见国乐”音乐厂牌——峡谷国乐团古筝首席演奏家。出版个人古筝专辑《风之猎》;出访欧洲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等多国访问演出;参加《人民日报》香港回归重要演出录制;多次受邀CCTV节目录制演出;在全国各地连续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现担任央音展演评委及“天下筝会”全国古筝大型艺术展演历届评委;作为袁莎筝乐团重要独奏成员,长期于国家大剧院系列讲座、全国各大保利剧院巡演及各类学术演出讲座中担任重要古筝独奏家身份。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可怜的老师

沉痛悼念!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何成育逝世

书香门第里走出的古筝演奏家何成育,1942年12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南充,作为交通要冲之地,坐落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及嘉陵江中游。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奔流不息的江水,孕育了何成育既善良平和又热情爽朗的性格。14岁时的何成育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她,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且具有同辈孩子不及的音乐天资。喜欢唱歌跳舞的何成育,在初中毕业那年,得知四川音乐学院到南充来招生。她“毛遂自荐”,凭借过人的音乐天赋,顺利考取。1957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1957年,何成育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田耕时(曹正先生的夫人),成为四川省第一个攻读古筝专业的学生,由此开始了她的古筝艺术之旅。就读附中时参与古筝演出1960年,何成育升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适逢曹东扶先生由中央音乐学院调到川音任教,于是她便向曹东扶先生学习古筝。1960年升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曹先生治学严谨,教学生动,从不墨守成规,鼓励学生多向不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这使当时还是学生的何成育受益匪浅。1963年,经曹东扶老师推荐,作为学院重点生派往沈阳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当时誉为“筝王”的赵玉斋先生。何成育深知能跟随这样的大师学习,机会难得,为不辜负老师和学校的厚望,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甚至连春节都没回家,坚持留在沈阳上课练琴。值得一提的是,赵玉斋先生在门下之高才生中,曾亲自认证的“三个才女”,何成育便是其中之一。(其二:丁伯苓、叶申龙)赵玉斋先生与学生合影(左一:何成育)1964年,何成育完成了在沈阳整整一年的刻苦求学,回到四川音乐学院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随后被分配至四川省曲艺团担任古筝演奏员。四川音乐学院本科期间同学合影(二排右三:何成育)初到曲艺团经常下乡演出的经历,虽然辛苦,但也使何成育大量吸收了民间艺术的精华,长期的艺术实践,令她形成了功底扎实、技艺娴熟、气度雍雅的演奏风范,以及“将内在的音乐揭示和外在的演奏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20世纪70年代演出剧照四川省舞蹈音乐演出团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合影“走到哪学到哪,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何成育的人生信条。无论到哪里演出,一有机会她便会拜访当地的古筝名家,虚心求教。1974年,她就曾利用到北京的演出机会,专门拜访筝界泰斗、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曹正先生,并向其学习筝艺。演出照片好学、善学,博采众长,使得何成育的演奏艺术日臻精湛,日趋完善。除了在演奏方面的不懈追求,何成育还花了大量精力在音乐创作上。她的创作不局限于古筝独奏作品,而是让古筝与其他民族乐器乃至西洋管弦乐队合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举措,也大力拓展了古筝的表现力。20世纪80年代何成育与车向前二胡、古筝二重奏《剑门春意浓》20世纪70-80年代,何成育先后创作并演奏了古筝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古筝协奏等不同形式的曲目作品。其中尤以二胡、古筝二重奏《剑门春意浓》《千里川江》《绣金匾》、古筝独奏曲《春风又绿阿瓦山》、古筝协奏曲《漓江行》,最为引人瞩目。1984年 “蓉城之秋”古筝与管弦乐队演奏的《漓江行》录音漓江行(第一乐章):漓水情深漓江行(第二乐章):七星仙宫漓江行(第三乐章):歌圩花舞在传统的古筝艺术中,独奏乐曲居多,用于伴奏也不少。在当时,筝与民族乐队合作的曲目逐渐增多,而古筝与管弦乐队配合的曲目则较少,像《漓江行》这样的规模也是一种尝试。另外,在演奏《漓江行》时需要多次转调,为了完美演绎乐曲,何成育参与到对转调筝的研制,并大胆实践,这些均走在了时代前沿,为古筝这件乐器的音乐表现能力做了有益的尝试。期间,她还撰写并发表了《从〈漓江行〉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王建墓石雕筝伎研究》《忆恩师—写在曹东扶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难忘恩师情——忆古筝大师赵玉斋诞辰八十周年》等文章,并参与编写了由四川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古筝考级曲目》一书。从事演奏工作四十多年间,何成育曾代表四川省多次赴京参加调演及到全国各大城市巡演,并先后出访法国、德国、匈牙利、荷兰、比利时、美国、日本、埃及、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1984年作为省文化交流代表出访德国与台湾古筝大师梁在平合影(左二:何成育)她所演奏的风格浓郁的东方乐曲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还多次应邀到香港、台湾进行交流演出并举办独奏音乐会,获得听众及音乐界人士的一致赞誉。演出剧照1985年,何成育因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被任命为四川省曲艺团业务副团长。1989年,任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原四川省曲艺团)党委书记、团长。1996年,四川省舞蹈学校筹备建立新校区,何成育被调任四川省舞蹈学校任校长、党总支书记,全程领导参与了新校区的筹备建设工作。何成育(左五)任职四川省舞蹈学校期间从演奏家转型到行政工作者,何成育仍然像她演奏筝曲一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她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她的带领下,四川省舞蹈学校屡创佳绩。2003年,在全国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四川省舞蹈学校代表四川省一举夺得了12金、10银、14铜,在全国艺术院校名列前茅。之后,学校连续六年获得四川省文化厅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党总支多次被评为省文化厅直属系统基层先进党组织,学校领导班子连年被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四川省精神办公室授予学校“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2000年学校更是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单位”。这一串串荣誉和桂冠的背后流淌着何成育无数的心血。2015年12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授予她 “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延伸拓展中国古筝网专访:古筝演奏家——何成育何成育(1942年12月11日~2025年1月15日),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国家一级尖子演奏员、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 ,四川古筝事业奠基人。1957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两年钢琴后,1959年开始学习古筝,师从田耕时(曹正先生夫人),成为四川第一个攻读古筝专业的学生。1960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适逢曹东扶先生由中央音乐学院调到川音任教。1963年9月,何成育在曹东扶先生的推荐引荐下,作为四川音乐学院重点生,派往沈阳音乐学院深造,先后师从于赵玉斋、曹正等教授。1964年毕业后分配至四川省曲艺团工作;1985年担任四川省曲艺团业务副团长;1989年任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原四川省曲艺团)党委书记、团长;1996年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原四川省舞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八届九届政协委员、东方古筝研究会理事、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等。曾兼任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第三、四届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等职。创作并演奏了古筝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古筝与管弦乐队等形式的曲目。主要作品有:二胡、古筝二重奏《剑门春意浓》《千里川江》《绣金匾》;古筝独奏曲《春风又绿阿佤山》;古筝与管弦乐队《漓江行》等。先后出访法国、德国、匈牙利、荷兰、比利时、日本、埃及、南非等国家;多次代表四川参加国家重大庆典演出。创作并演奏的古筝协奏曲《漓江行》曾获四川“蓉城之秋”音乐会创作和演奏奖;筝独奏《春风又绿阿佤山》获四川省器乐作品优秀奖。撰写并发表了《从〈漓江行〉谈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王建墓石雕筝伎研究》等论文。参加多届全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并被聘为学术委员,被推选为东方古筝研究会理事,担任中国古筝学会常务理事。受聘任文化部举办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化艺术院校奖器乐比赛2002年、2005年、2008年三届评委。2007年被推选为四川省老教授协会理事、文艺专委会副主任。2015年12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授予她 “中国古筝艺术杰出成就奖”。多次荣获“园丁奖《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浙江日报》《天津日报》《人民音乐》等报刊多次专题介绍与评价其演奏技艺。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已通过

“迎新春,鸣筝音” 四川筝会新年迎春联谊音乐会圆满成功

2025年1月15日,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在成都市文化馆举办了“迎新春,鸣筝音”新年迎春联谊音乐会,以此音乐会为契机聚集了四川各地市州的理事、会员们,他们用形式丰富的筝乐独奏、重奏节目总结甲辰年,展望乙巳年的到来。整场音乐会一气呵成,有筝乐爱好者喜闻乐见的古筝流行曲《大鱼》、《我和你》,也有筝乐学习者必弹经典之作《战台风》、《秦桑曲》、《茉莉芬芳》等,更有高难度炫技之作《行者》、《秋日映蓉城》,也不乏趣味生动活泼演绎的《七耳兔之歌》、《苹果熟了》。《战台风》《七耳兔之歌》《茉莉芬芳》《秦桑曲》《俏花旦》《苹果熟了》《大鱼》《行者》《秋日映蓉城》跟随筝乐的旋律感受《春江花月夜》带来静谧的美好夜晚,又从郁郁葱葱的《云之南》一路走过诗人杜甫笔下描绘的《梓州行》,再一头扎进多情江南的花田中品味一首《馥影》。《馥影》《云之南》《梓州行》《春江花月夜》音乐会现场气氛严谨却不失趣味活波,四川筝会特意准备了新年大礼包,由弦昇古筝赞助的古筝琴架、陆晶教授的传统筝乐电子专辑、以及敦煌古筝把整场音乐会的氛围推向高潮。四川筝会会长江澹曦为获奖者颁发敦煌古筝一台四川筝会副秘书长周天丽为获奖者颁发弦昇古筝琴架6副四川筝会副秘书长王晶晶为获奖者颁发陆晶音乐专辑音乐会的最后,在感受大唐千秋节舞马与倾杯乐融合的《蹀马倾杯舞千秋》盛景中缓缓落幕。“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成都音乐盛景的生动描绘。而如今,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我们再次见证了音乐的繁荣与辉煌。《蹀马倾杯舞千秋》全体大合照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

展现中华文化魅力,“非遗”古筝奏响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冰雪同梦,亚洲同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哈尔滨隆重举行。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研究生周冰倩、李焱作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氏家族古筝艺术”传人参加此次活动,为来自亚洲各国的政要和运动员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古筝艺术表演。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时政、央视新闻频道予以报道。省级古筝“非遗”此次展演活动不仅为亚冬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各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来自周冰倩、李焱的精彩表演,不仅展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深厚的艺术底蕴,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听听歌

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亮相外交部新年招待会

1月24日,外交部2025年新年招待会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会场内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应邀参加演出,为中外嘉宾带来了一场长达近70分钟的视听盛宴。翡翠筝团精心呈现了《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梁祝》《春节序曲》《渔舟唱晚》等中国传统经典作品,同时也演奏了《梦回临安》《绿·风之歌》等原创作品。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作为国内一支享有盛誉的演奏团体,其成员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演奏技艺精湛,风采朝气蓬勃。他们的演奏赢得了中外嘉宾的赞扬。大家纷纷表示,这场演出不仅让他们领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中国新年的喜庆。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666

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亮相外交部新年招待会

1月24日,外交部2025年新年招待会在北京艺术中心举行。会场内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应邀参加演出,为中外嘉宾带来了一场长达近70分钟的视听盛宴。翡翠筝团精心呈现了《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圆》《梁祝》《春节序曲》《渔舟唱晚》等中国传统经典作品,同时也演奏了《梦回临安》《绿·风之歌》等原创作品。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作为国内一支享有盛誉的演奏团体,其成员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演奏技艺精湛,风采朝气蓬勃。他们的演奏赢得了中外嘉宾的赞扬。大家纷纷表示,这场演出不仅让他们领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中国新年的喜庆。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后  评论了文章

《秦筝艺术口述史访谈录》第四期——刘爱琴

第四期访谈人物:刘爱琴刘爱琴,陕西省秦筝学会顾问,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二级演奏员;师从高自成、周延甲先生,得益于王省吾先生。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音乐学院等社会考级机构评委,“朱雀杯”等多个古筝赛事评委;2013年被陕西省秦筝学会授予“突出贡献奖”,2023年获陕西省秦筝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贡献奖”。依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资助项目,“秦筝艺术口述史”课题组在陕西省秦筝学会薛莲会长的组织带领下,历时500多天,采访相关专家十余位,剪辑完成了4小时33分的访谈视频。本次口述史访谈的录制,特别邀请了秦筝艺术传承人、演奏家、教育家、音乐学家等参与访谈,从不同角度、多层面讲述秦筝历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以及其自身经历。本着对采访人、采访事件的真实还原,采访制作团队经过多次商讨,决定以个人的贯穿采访视频叙述,而非就一个问题用不同人的回答来剪辑,避免遗漏信息。尽可能地从每个人的视角,以最原始的素材呈现,力求真实展现秦筝艺术发展的风貌与文化现状,填补该领域的史料空白。(来源:陕西省秦筝学会公众号)

筝闻速递 发布

02-1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