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闻速递

level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视频栏目(6)

查看更多
敦煌国乐 | 古筝名家经典作品独奏、重奏音乐会(成都站)

“广东地区传统筝乐(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粤乐筝曲)演奏人才培训项目”(后面简称“培训项目”)本属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通过广聚多位专业音乐院校权威专家以及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粤乐筝曲的优秀传人,集中培养更多新时代传统筝乐演奏人才,从而推动广东地区传统筝乐更好的从民间走向专业院团,从本土之隅,播扬至华夏九州。11月29日,作为“培训项目”系列音乐会之一,“敦煌国乐”·古筝名家经典作品独奏、重奏音乐会(成都站)将于“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盛大举行。本场音乐会特邀“培训项目”四位授课专家——李萌、江澹曦、林乔、饶蜀行联袂登台;同时邀请两位金钟奖得主——杨雨桐、张佳康,以及四川本地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颜婕、孙思怡等多位名家新秀,共谱华章。名家与新秀齐聚,传统与现代交融,必将为观众呈现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宴。基本信息“敦煌国乐”古筝名家经典作品独奏、重奏音乐会(成都站)——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专场【演出时间】2025年11月29日(周六) 19:30【演出地点】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演出票价】380元/280元/180元/100元【主办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华乐院北京市民族教育培训学校【支持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票务热线】17780611164 王老师13810281697 郎老师艺术指导李 萌(壮族)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首席专家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二室主任,在筝演奏、教学、乐器改革、筝曲创作方面均有建树。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曾先后师从李婉芬、曹正两位教授,在学期间也曾求教于项斯华、张燕、何宝泉、郭鹰、林毛根、杨秀明、黄辉远、饶宁新等著名演奏家。出版《潮州筝曲四十首》《潮州五家筝曲集》《福建诏安筝曲集》《广东客家、粤乐筝曲集》《传统筝曲大全》(上、中、下)以及《陕西筝曲选》(与人合作),编撰现代筝曲教材《中国现代筝曲集萃》(1、2、3、4册)、《中国筝谱》(上、中、下)(与人合作)。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98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出版专辑:《粉蝶采花》《高山流水》《春到拉萨》《跟我学——中国古筝教程》《古筝基础教程》《古筝演奏与练习》《考级大全》《西域随想》《莲花谣》《箜篌引》,演奏专辑:《抒情即兴曲》《林泉》。乐器改革:是七声弦制、D7、D5弦制弦线的主要研制者,也是多声弦制筝的第一研发人,该筝入选2013年中国民族乐器十大改革产品。筝乐作品:《鲲鹏赋》《抒情即兴曲》、《青山流云》《长歌行》《千里之行》《藤缠树》《铜鼓舞》《八面风》《月色清明》《红水河狂想》《藤缠树》《远行》,创编筝乐演奏剧场《人生几何》。社会兼职:中国音协筝会副会长、中国民管协会筝会副会长。北京民族文化交流中心音乐总监、艺委会主席。曾任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外聘专家。授课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江澹曦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授课专家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副主任,天籁筝乐团艺术总监。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古筝专委会副会长。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国家重大赛事评委。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长期致力于古筝演奏、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出访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参演各类音乐会逾百场,演奏作品收录于各类音视频出版物。教授学生在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内外各级赛事中获得百余奖项。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和文化部文华奖“文园丁奖”等百余奖项。主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古筝独奏、重奏教材》《四川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古筝教材》等,撰写论文发表于CSSCI、全国中文核心等各类学术期刊。主讲四川省思政示范课程《中国乐器演奏》,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筝艺术流派讲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广东地区传统筝乐演奏人才培养】授课专家,策划创办【翰雅奖•中国传统筝曲演奏邀请赛】【弦响天籁•全国筝乐团交流艺术节】【敦煌杯•四川省古筝比赛】等学术及赛事活动,创建“天籁筝乐团”“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等表演与学术团体,引领地区古筝艺术发展,艺术名录收录于华乐大典·古筝卷当代筝人录。林 乔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授课专家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潮筝)传承人,潮州筝第四代传人。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汕头市音协潮筝分会会长。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随父亲林毛根学习古筝,深得潮州筝艺真传。继承潮州筝演奏艺术上的传统品格,秉承父亲清丽、典雅、古朴的演奏风格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古朴大方、轻柔细腻、清秀优雅的个人风范。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活动和音乐专业院校的学术交流,致力于潮州筝的教学传承和潮汕优秀文化的弘扬传播,参与策划和组织在汕头市举办的两届全国性大型系列艺术活动“中国潮筝——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促进潮州筝与国内古筝各大流派的学术交流,并为国内多所艺术院校的专业学生讲授潮州筝演奏技艺,传授潮筝艺术。与林钟合编《锦上添花——林毛根潮州筝曲精选》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等有关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潮州筝大师林毛根先生音乐会》上担纲演出;2018年成功举办“春潮和琴声”——林乔 林钟古筝传承音乐会;“活五”《柳青娘》一曲收录于潮音荟萃非遗篇。多次荣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饶蜀行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授课专家广东客家筝派传人,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兼职副教授,广东民管会古筝专委会副主任,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客座副教授,台湾艺术大学客座副教授,加拿大Sonidos de Vivos国际乐团成员。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为广东客家汉乐名家饶从举,父亲是客家筝乐大师饶宁新。他从小濡沐古朴典雅的客家汉乐古筝演奏艺术,克绍箕裘传承汉乐经典。1996年荣获《中国传统筝曲赛》专业组第一名。曾受聘任教于等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多年来积极地推动古筝教学,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古筝学生,并在各类型古筝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02年录制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之《饶蜀行古筝独奏专辑》,2004年在蒙特利尔市举办《饶蜀行古筝独奏音乐会》。后多次应邀参加蒙特利尔多元音乐文化协会主办《蒙特利尔世界音乐节》、《世界电影节音乐会》、《华人春节音乐会》、《美国波士顿新春音乐会》等大型演出。2005年组建“东方之弦《Oriental String》”中乐团,应邀在加拿大多个城市,举办数十场音乐会。加拿大RCI电台,秘鲁音乐电台,蒙特利尔电视台、加拿大世界日报等均有其专访及演出直播作为《Sonidos Vivos世界音乐团》主要成员,多次应邀参加由蒙特利尔音乐家协会,秘鲁利马市政府举办的《Sonidos De Vivos International》世界音乐会,与来自土耳其、加拿大、委内瑞拉、秘鲁、越南等地的著名音乐家联诀演出。2015—2021多次获广州星海音乐厅邀请,举办多场古筝专题音乐会,并于2016年被星海音乐厅评选为最受欢迎的音乐家。多年来举办各类型的古筝专题讲座及音乐会等,积极致力于广东传统汉乐、粤乐筝的推广。饶蜀行的演奏风格流畅娴熟、委婉动听、音柔意美、韵致深刻。在易指移音之间,发于内形于外,体现筝乐的风格与美感。他的演奏底蕴深厚、游刃有余,对传统筝乐之演奏与诠释更有细腻独到之处,是演奏质感突出的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曲目单1.《柳青娘》重三六调(采花牌)2.《蕉窗夜雨》3.《雨溅海棠花》活三五调4.《出水莲》5.《月色清明》—中场休息—6.《在花间》7.《苍歌引》8.《万里无云》9.《长歌行》10. 《夜深沉》*曲目及顺序以实际为准,主办方有最终解释权。本场演出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孙思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教师、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聘用教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第二十九届高校师资培训优秀示范课学员、优秀班干部。师从四川音乐学院江澹曦、陆晶教授。曾荣获“中外民族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专业青年组一等奖;参与录制《锦官城锣鼓》第二届“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新作品展评组合金奖第一名。教授多名学生考入全国各音乐类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曾代表四川音乐学院出访以色列、巴勒斯坦、美国、泰国、韩国、中国台湾、香港进行古筝艺术交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古筝艺术人才培训项目,主持或参研多项省级课题、发表核心论文期刊多篇。杨雨桐(高山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获得者;天津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民盟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3年,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博士生导师李萌教授。随后均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及本科。2015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曾入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202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博士生导师吉炜教授。获奖情况:【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敦煌杯——民族器乐大赛”专业青年组金奖】【中国音乐国际大赛民族器乐比赛专业青年组金奖】【第三届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专业组金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铜奖】【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首尔)国际决赛,古筝青年专业组一等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民族器乐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演出经历:近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外舞台,以独奏家及室内乐演奏家身份,出访亚洲、欧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等地,并多次参加国家级重要演出任务,如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文艺演出、全国政协茶话会等活动均担任重要古筝表演。2019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代表北京市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受邀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江山如画》国庆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央视端午节特别节目、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乐享汇》栏目;获俄罗斯圣彼得堡政府及文化厅邀请,参加 Terema 国际音乐节,担任古筝独奏;赴美参加第三届金牡丹艺术节中国音乐专场;参加德国 BUXTEHUD 国际音乐节;代表中国赴巴西参与建国 70 周年暨中巴建交 45 周年系列活动,在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举办 “万里共婵娟” 专场音乐会并开展学术交流;赴马来西亚吉隆坡 KLCC 国家音乐厅演出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出版个人专辑,入选【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系列】;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 2025年杨雨桐全国巡回古筝音乐会——《万籁筝鸣 山海桐音》 长沙站演出,获新华社报道,“青年古筝演奏家杨雨桐在长沙音乐厅举办了一场融合 XR 虚拟现实技术的古筝音乐会,通过‘科技 + 艺术’的创新实践,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报道浏览量破105W。演奏风格:杨雨桐基于传承古韵与拓新时尚的体悟交融,通过精准传神与收放自如的技巧运用,善于把握不同风格的音乐感觉,表达内在丰富的情感渗透,彰显深刻独特的作品内涵。她的演奏大气而不失细腻,热情又满含真挚,鲜活灵动、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使听者共情共鸣于乐曲的生命律动。张佳康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青年古筝演奏家,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最高奖获得者,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古筝专业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委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委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萌教授。张佳康自幼习筝,200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并先后保送攻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其舞台表演经验丰富,不仅有着过硬的独奏、协奏能力,在重奏以及室内乐等综合表演形式上均有所建树。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景建树先生评价称其为“目前国内新一代中最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之一,具备杰出、全面、完备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其演奏风格多样,音色圆润如玉且能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展示出超常不凡的艺术实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张佳康曾多次以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身份参演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北京青年艺术节、上海当代音乐周、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等国内外大型艺术活动。多次受邀首演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Con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展演”获奖作品。2021 年 6 月参演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 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同年12月随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参演全国政协茶话会文艺演出。2023年以青年演奏人才身份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广东地区传统筝乐演奏人才培养》项目。曾先后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陕西交响乐团、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厦门大学交响乐团同台合作大型协奏曲,受邀在全国多地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获奖经历:2019 获年中央电视台“CCTV 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成年弹拨组决赛第六名;2019 年获“敦煌杯”第五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专业 A 组金奖;2019 年第三届“金芙蓉”音乐比赛古筝比赛银奖;2021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最高奖)2023年,论文《“曲”、“器”、“人”的三位一体——李晨瑶多声筝独奏作品<半境>管窥》获首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评论比赛优秀奖。颜婕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青年古筝演奏家,乐山师范学院古筝专业讲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师从雷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江澹曦教授,并得到李萌教授、何占豪教授、饶宁新教授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曾荣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文华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民族器乐大赛获得青年A组银奖、重奏组金奖等专业奖项;荣获四川省首届高校教师组基本功展示活动技能组一等奖;四川省第二届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学展示(微课)项目一等奖,专业技能展示(中外乐器展示)一等奖,个人全能三等奖。所指导的学生在国内、国际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本人也多次荣获全国专业性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及“园丁奖”。以上演出人员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部分授课专家与学员。更多精彩演出敬请期待。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简介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是中国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21年经过公司制改革变更为有限公司。企业旗下拥有中华老字号、上海品牌“敦煌牌”,主要生产古筝、琵琶、二胡、柳琴、扬琴、月琴、阮、笛、箫等民族乐器,产品销往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并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企业以弘扬民族乐器文化为己任,坚持创新发展,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几十年来,企业坚持以文化为主线,以品牌建设和创新驱动为两翼、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通过建立民族乐器陈列馆、举办民族器乐大赛、组建新艺民族室内乐团、创建敦煌艺术学校等,将民族乐器文化渗透到了文史馆展、社会公益、演艺、教育等多个领域。在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企业还十分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坚持“传承经典,引领时尚”的理念,推出了仿古、巨型、时尚、微型、人文纪念、限量版等系列乐器,“敦煌”乐器已成为了中国民族乐器行业首屈一指的领军产品。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海亚信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及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世界舞台上,都有“敦煌”乐器的身影。频繁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敦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更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递给了世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不但继承了中国民族乐器制作之精髓,更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竭尽全力。

35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川音“古筝”微专业来了,欢迎报名!

四川音乐学院古筝微专业招生一、专业介绍四川音乐学院古筝微专业依托民乐系古筝专家带领的教学团队,以音乐表演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支撑,结合现有古筝专业教学核心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培养方案,是全国音乐院校中开设的首个民族器乐演奏微专业。首次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教育深度结合,为我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新型复合性人才培养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多种渠道传承国乐文化,推动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培养国乐美育普及人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二、培养目标通过该微专业系统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实践,使学习者获得古筝专业领域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际从业能力,培养符合数字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 知识目标:掌握古筝表演艺术及相关音乐知识,具备较高的筝乐及国乐艺术审美鉴赏理论基础。2. 能力目标:通过音乐基本形态及其活态表现,听辨、分析筝乐作品主要传统流派及现代筝曲的风格与艺术水准,掌握核心技法的基础运用,并具备基本的舞台独奏展示与教学能力。3. 素质目标:通过传统器乐(筝)专业学习,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古筝艺术传承传播坚实的社会基础。三、专业特色1. 依托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 传统与现代结合,艺术实践与课堂训练结合。3. 演奏实操与教学指导并重。四、招生对象、条件及人数1.招生对象:四川音乐学院大二及以上在读本科生(可跨学科申报)。2.招生条件: (1)具有一定古筝演奏基础。 (2)身心健康,学籍状态正常。3.招生人数:10人。五、报名及遴选方式1.报名时间:2025年9月30日—10月18日(周六)17:302.报名方式:填写电子报名表并附演奏视频(自选乐曲一首5分钟内),发送至邮箱99503441@qq.com,邮件标题“姓名+学号+学院+古筝微专业报名”。3.遴选方式:根据招生名额及演奏能力择优录取,录取后由官网/公众号公示录取名单。4.录取原则:按照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六、学制与学分1.学制:一学年;2.课程:4门;3.周课时量:2学时/门;4.总课时及学分:16学时/1学分,共计96学时(6学分)七、课程设置1.专业理论课:古筝演奏技能训练、流派筝乐线上理论课程。2.专业实操课:演奏技能技巧训练、流派筝乐演奏及训练等实操课程。八、教学方式1.专业理论课。录取开课后,即可自行开始古筝专业理论课程的线上教学内容的学习,期间的课堂练习指导、课后作业跟评等教学环节将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考核合格计入学分。2.专业实践课。采用线下实操教学的方式,统一安排教学时间和场地(乐器由教学团队提供),完成学习任务,考核合格计入学分。九、教学团队主要由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省级一流课程《中国古筝艺术流派讲析》和慕课《中国古筝演奏技能训练》的课程团队担任教学。江澹曦:成都市第十五、十六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成都市委委员。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二级)、民乐系副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籁筝乐团艺术总监,成都现代室内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古筝专委会副会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古筝学会会长。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授课专家,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央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重大赛事评委。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文华奖园丁奖”等百余奖项。陆晶: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乐器演奏(筝)及中国乐器研制双专业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天籁筝乐团团长、天籁少儿筝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央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周天丽: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四川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中国筝会会员、天籁筝乐团副团长。张吟: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讲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周桃桃: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讲师,教育学博士在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许琳琳: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讲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天籁筝乐团团长助理。李媛: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箜篌专业教师,筝、箜篌双方向硕士研究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十、考核方式及结业标准1.结业时采用平时40%(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打卡)+期末60%模式计分。2.线下现场考核(规定时间地点集中进行)。3.总评>60分即为通过,可获学分。修满16学分且现场演奏成绩>80分,由四川音乐学院颁发【古筝微专业】结业证书。4.未通过课程考核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后仍有未通过课程考核者,将获得考试合格课程的修读证明。相关链接

35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无界弦——向柯潼古筝独奏音乐会

指尖轻触弦丝的瞬间,桐木共鸣箱便流淌出清泉般的音韵——这并非红妆专属的柔婉,而是少年以骨节分明的手指拨动千年古韵的独白。无界弦——向柯潼古筝独奏音乐会时间2025年11月18日19:30地点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协办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四川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票务咨询17783792373 程老师向柯潼四川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古筝专业学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任洲洋副教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小音乐家学会会员,达州市音乐家协会小音乐家学会会员。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喜欢古筝。2019年起跟随任洲洋副教授学习,2022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进入附中以来,被评为“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优秀学生”、2023~2025学年连续评为“专业优秀”,并荣获校级奖学金。曾多次参与国内各类演出,并出访韩国、泰国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主要艺术经历:·2016年荣获第十四届“校园时代·影响世界”中韩“木槿花开”青少年国际文化艺术节(韩国首尔)器乐类“金奖”;·2016年荣获中国青少年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四川赛区器乐类儿童A组“银奖”;·2018年荣获第十七届“校园时代·暹罗之恋”青少年国际文化艺术节(泰国曼谷)器乐类“特金奖”;·2019年荣获四川省第十五届中小学生优秀学生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2019年参加“达州市凤凰古筝第二届教学音乐会”,担任重奏;·2020年荣获“校园时代·我是名星”23届创意云端国际校园艺术节直播盛典活动少儿组器乐类“金奖”,同时荣获“最佳潜力王”称号;·2022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古筝四川展演(少年A组)巴蜀新秀(第三名);·2022年荣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总展演少年A组最高奖“民乐之星”;·2022年在任洲洋副教授网络公开课《中国古筝演奏技能训练——古筝基本演奏技法及润饰技法实践课》中担任示范演奏;·2022年荣获“乐通天下”中国古筝艺术展演全国总决赛职业少年组金奖;·2023年参加“银弦飞洋”任洲洋/段银莹古筝音乐会暨印象国乐音乐会,担任重奏;·2023年荣获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总展演职业少年组“敦煌古筝新人”称号;·2023年荣获“白玉兰”国际音乐节总决赛专业少年B组一等奖;·2023年荣获四川第四届敦煌国乐总决赛专业少年A组金奖;·2023年参加“任洲洋深圳古筝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2024年参加达州市“金龙迎盛世·文艺暖心田”走进高铁建设一线文艺慰问演出独奏;·2024年参加“达州市少儿电视春晚”重奏;·2024年荣获“欢乐中国年”第30届全国青少年校园春晚活动器乐类少年组“金奖”,同时荣获“最佳表演奖”;·2024年荣获“华彩弦声”西南古筝艺术展演总展演职业少年A1组菁英奖;·2024年在四川音乐学院“第二届民乐系实践艺术周专家讲座之任洲洋中西合璧——筝曲《晨兴》的教演综析”中担任示范演奏;·2024年参加四川音乐学院“第二届民乐系实践艺术周弹拨教研室学生音乐会”,担任独奏;·2024年参加“轻狂时代·任洲洋古筝教学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2024年荣获文旅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四川音乐学院校内选拔弹拨乐器(横)少年A组第一名;·2024年参加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展演活动”,担任独奏;·2024年荣获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少年B组古筝“未来之星”;·2024年荣获“第八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青少年展演古筝(初中组)三等奖;·2024年参加“达州市凤凰古筝第三届教学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2024年参加“山东·东营任洲洋从教十周年师生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2024受邀参加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王铭敏教学班音乐会”,担任独奏;·2024年荣获“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古筝专业C-2组二等奖;·2025年参加四川筝会“迎新春,鸣筝音” 新年迎春联谊音乐会,担任重奏;·2025年参加“广州国际乐器展·可贞乐器”,担任表演嘉宾;·2025年荣获“星耀敦煌”古筝艺术全国总展演“金奖”,并荣获“社会实践证书”;指导教师任洲洋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师从王蔚教授。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2014年CCTV“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深圳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顾问,四川省网联会理事,大理大学外聘教授、民族管弦乐团艺术顾问、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曾在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中首演《殇》、《林中鸟》、《弦舞》等多部电子乐作品, 彰显了现代与古典结合的魅力,并跨界出演舞台剧《蜀山》、《西游记》等。近年来,多次受邀担任各类专业比赛评委,受邀在国内外举办百余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及讲座,与CCTV、山东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多家卫视进行合作,录制节目及演出。应邀出访新加坡、瑞士和德国等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 ,参与上海世博会、瑞士文化艺术节、上海国际时装周、德国Rock Am Ring音乐节等跨界活动的音乐策划及演出。其演奏风格刚劲朴实,音色纯净,细腻不失张力,严谨不失洒脱,清新大气,优雅极简,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致力于发展古筝的现代技巧。自任教以来,指导学生在国内外比赛中获专业组一、二、三等奖数十项,本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特邀嘉宾陈一铭钢琴表演硕士在读,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周彦教授,留美海归青年演奏家丁彦华教授。曾获得第七届及第八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双钢琴组第四名、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一等奖、长江钢琴音乐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殊荣。作为新生代钢琴艺术指导,与各专业领域的知名演奏家合作,并多次担任金钟奖、金芙蓉、文华奖等重大赛事的艺术指导,并获得金钟奖优秀艺术指导、金芙蓉优秀艺术指导等称号。张超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廖骏副教授与赵思智老师。现任成都市老年大学打击乐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会员、IPEA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会员、全国艺术特长生评测中心四川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办公室秘书、黑瞳打击乐团主力成员。长期致力于民族打击乐伴奏与教学工作。曾受邀担任贵州省首届“思州战鼓文化节”艺术指导,为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思州战鼓的传播和继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参演了包括金钟奖、文华奖、国家大剧院合唱节、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国韵杯民族器乐大赛、成都金芙蓉艺术节、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拔尖人才音乐会、师生音乐会等各种类型演出200余场。个人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选拔赛优秀艺术指导,省级、市级奖项共二十余项。程星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任洲洋副教授。重庆市开州区古筝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音乐学院考级考官评委、文化部注册高级古筝教师、第十三届中国金钟奖重庆赛区决赛第四名、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重庆赛区决赛优秀奖、“敦煌杯”第五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金奖、上海“白玉兰”国际音乐节艺术院校组金奖、四川省“敦煌杯”青年专业组金奖。曾受邀参加2025年CCTV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录制,获得数十项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刘语博五岁习筝,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古筝专业学生,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团员。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任洲洋副教授。原创筝作品有《忆苍灵》、《雪漫春烛》荣获2024第三届“敦煌奖”新作品展评奖。被校评为“创优积极分子”并荣获奖学金。荣获第16届国际古筝比赛专业青年组金奖第一名、2025星耀敦煌专业青年组金奖。生龙拥真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本科生九岁习筝,20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舒顺萍教授。20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现跟随青年演奏家任洲洋副教授学习。2021年获第三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筝中级专业组铜奖;2023年获中国古筝艺术展演职业少年组银奖;2023年获第四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筝中级专业组银奖;2024年获第五届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筝高级专业组铜奖;2025年获第五届澳门古筝邀请赛成都赛区一等奖。林洋四川音乐学院附中高二古筝专业学生5岁习筝,启蒙于扬州市琴筝协会秘书长封敏老师,2020年跟随南京艺术学院附中詹倩老师学习,2021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任洲洋副教授。曾获2016江苏省青少年音乐"小茉莉花"古筝大赛儿童B组金奖;2016第二届“广陵杯”青少儿国际古筝邀请赛儿童组金奖;第六届"雅韵杯"全国少儿古筝邀请赛古筝儿童甲组金奖第一名;四川省第十八届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成都赛区古筝专业初中组一等奖;2023敦煌国乐第四届•四川古筝总展演专业少年A组金奖;2023 IMAARTS 音乐艺术节四川赛区古筝少年B组金奖;"华彩弦声"第一届西南云贵川渝古筝艺术总展演职业少年A2组"菁英奖";第八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青少年展演古筝初中组二等奖;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省选拔赛优秀奖;“敦煌之音”第八届北京民族器乐展演古筝专业少年A组“金声奖”。孔秋涵四川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古筝专业学生,天籁筝乐团团员现师从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洲洋副教授5岁习筝,启蒙于何红老师。2019年师从于李萌教授,2022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曾受陆晶教授指导。2022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古筝四川展演(少年A组)荣获巴蜀新秀;2022“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四川赛区初赛中荣获古筝演奏专业少年组一等奖,决赛二等奖;2023敦煌国乐第四届·四川古筝展演-专业少年A组金奖;2024“华彩弦声”第一届西南云贵川渝古筝艺术展演职业少年A1组初评一等奖,决赛新星奖(银奖);2024第八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青少年展演古筝(初中组)一等奖-金奖第1名;2024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少年B组古筝“未来之星”(银奖);2025“敦煌之音”第八届北京民族器乐展演专业少年A组天籁奖(银奖);2025“星耀敦煌”青少年古筝艺术全国总展演专业少年组初赛银奖。特邀主持 凌婉煜四川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学生。自幼习筝,启蒙于陈芳老师,2022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跟随周天丽老师学习至今。曾荣获2021年厦门国际青少年音乐艺术节古筝少年组二等奖;2023年敦煌杯初赛入围奖项;2023年敦煌国乐第四届四川古筝总展演专业重泰组二等奖;2024年荣获第十一届芳吟杯专业自选组二等奖;2024年荣获第十一届芳吟杯专业重奏组一等奖;2024年荣获“华彩弦声”第一届西南云贵川渝古筝艺术展评职业少年组二等奖;2024年周天丽古筝教学班音乐会之18主持人;2025年2022级毕业晚会主持人。节目单01 《闹元宵》河南筝曲 曹东扶曲古筝:向柯潼打击:张超此曲是河南曹派古筝曲的代表作,由中州筝派宗师曹东扶于1956年元宵节期间创作。 乐曲以河南南阳民间节气场景为灵感,融合豫剧、曲剧等地方戏曲元素,通过独特的技法,生动再现了元宵节载歌载舞的喜庆氛围。02 《风之猎》 陶一陌曲古筝:向柯潼此曲是中国当代作曲家陶一陌创作的一首现代筝曲,被誉为“里程碑式”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高难度的演奏技而著称,大大拓展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它生动描绘了猎手与猎物之间紧张激烈的追逐、躲藏、相持与较量的场景,音乐中充满了狂风猎猎、马嘶弩张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既激烈又琢磨不定的狩猎画面。03 《晨兴》 陈哲 曲古筝:向柯潼钢琴:陈一铭该曲由青年作曲家陈哲创作,作品汲取了京韵大鼓的经典之作《丑末寅初》的素材,以老北京晨间生活为题材,充满纯粹、地道的老北京味道,同时以“散-慢-中-快-急”这种由静至动的速度推进构架全曲,表现了老北京胡同儿的街坊邻里们或休闲自得、或忙碌紧凑的晨间生活。04 《华丽》 日本 三木稔 曲古筝:向柯潼此曲是日本作曲家三木稔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古筝独奏曲,是日本筝乐的代表作之一。整曲的音乐语言浪漫且抒情,富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音乐风格。在弹奏技法上,既保留了传统筝乐的基本指法,也包含了西方音乐的演奏特点,将传统与现代揉合在一起,使整曲技法复杂多样却又不失华丽之美。在音乐风格上,集现代创作手法与浓郁的民族韵味于一体,音乐从一种艰难、晦涩的状态开始,逐渐地探索到舒展的、优美的情绪,从这种情绪上再逐渐地发展成为激动的、狂喜的音乐。05《望秦川》景建树、王中山 曲古筝:向柯潼钢琴:陈一铭此曲是由古筝演奏家王中山与作曲家景建树于2005年共同创作的陕西筝派协奏曲,以纪念王中山的恩师李婉芬教授。作品灵感源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同名诗,借诗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的苍凉意境,结合对恩师深深的追思,形成悲怆的旋律基调,同时在创作中融入陕西同州梆子戏曲的音乐素材,配以现代作曲手法及演奏形式,强化了作品的叙事性与地域文化特征,以悲怆而又深情的音调表现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以及对过往的无限哀思。06《林泉》叶小纲 曲古筝:向柯潼该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先生的作品。乐曲紧密围绕古筝音乐表现的特点,以现代作曲手法,继承并延伸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调式,且不局限于传统的筝曲形式,以音乐语言描绘水生于泉,聚于溪,汇于海的动静强弱変化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里,表现水的形态和内在张力,阐述对水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有力与无力,有色与无色的理解,追求“音为琴生、乐由心生”的境界。07 《夜深沉》京剧曲牌王中山 改编筝一:向柯潼 林洋筝二:孔秋涵 刘语博筝三:程星 生龙拥真钢琴:陈一铭大鼓:张超此曲是由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根据同名京剧曲牌改编的经典作品。京剧《夜深沉》的音乐素材源于昆曲《思凡》中的《风吹荷叶煞》曲牌,改编后的古筝曲融合了京剧的刚柔并济与古筝的独特表现力,以《霸王别姬》为背景,通过大鼓与古筝的对话,伤感而不失犀利,而古筝的按滑技巧和极具颗粒性的快速弹奏交替使用,使古筝的迷人魅力得以充分的展现,听来别有一番意味。

10-16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清风自来——缪晓涵古筝独奏音乐会

清风自来——缪晓涵古筝独奏音乐会演出时间2025年11月3日 19:30演出地点四川音乐学院聂耳厅票务预约13302430017(王老师)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协办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指导教师许琳琳艺术指导范琨明缪晓涵四川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年级古筝专业学生。五岁习筝,先后跟随秦丽雪、陈雯雯老师学习;2022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现师从许琳琳老师。期间有幸得到川音陆晶教授的悉心指导。2022-2025学年连续被评为四川音乐学院附中“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并连续荣获校级奖学金。曾赴瑞士、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主要艺术经历:2022年获第八届重庆古筝比赛少年A组第一名;2022年获乐通天下中国古筝艺术展演职业少年组铜奖;2023年获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古筝比赛少年专业组一等奖;2023年获维也纳森林国际音乐大赛(中国区总决赛)职业少年组一等奖;2023年获敦煌之音第七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职业少年A组铜奖;2023年获第二届何占豪古筝国际展演专业少儿组银奖;2023年获第四届敦煌国乐古筝展演少年专业A组银奖;2024年获第八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活动少年B组银奖;2024年获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少年B组希望之星;2024年获华彩弦声第一届西南云贵川渝古筝艺术展演少年A1组新星奖;2024年获第二十届四川省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2025年获第三届乐海杯民族器乐比赛专业少年C组银奖;2025年获敦煌之音第八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展演专业A少年组天籁奖、重奏专业A少年组金声奖;2025年获云南省第九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2025年获第十一届重庆古筝比赛专业少年组一等奖;2025年获首届知音杯民族器乐展演少年专业组一等奖。

10-16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音乐人已认证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