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鸟༵⚘❀

level 筝享会员

❤️❤️

“客家筝鸣” 第二届梅州市古筝(客家筝)大赛——决赛名单及赛事指南

千年古韵,弦上芳华!“客家筝鸣”第二届梅州市古筝(客家筝)大赛决赛即将拉开帷幕,这份超全活动指南请收好,带你共赴这场古筝盛宴!经线上评审,决赛总入围人数达447人,共设6个组别,涵盖传统客家筝演奏、现代曲目演奏和重奏等多种形式。其中客家筝演奏组113人,现代曲目组211人,重奏组123人。·决赛入围通知·NO.1决赛入围选手名单NO.2扫码报名决赛决赛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NO.3扫码入选手联络群扫码入群,并备注:姓名+组别客家筝鸣第二届梅州市古筝(客家筝)大赛决赛指南来袭!·决赛核心信息·NO.1决赛时间2025年9月20日(比赛实况全程直播,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NO.2决赛地点亮胜客家艺术中心·权威评委阵容揭晓·江澹曦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二级)、民乐系副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央广电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国家重大赛事评委。于国内外举办、参演各类音乐会数百场,演奏作品收录于各类音视频出版物。于CSSCI、全国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编著出版教材曲集等。策划创办【翰雅奖•中国传统筝曲演奏邀请赛】【向民间·中国传统乐种音乐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等学术及赛事活动,教授的学生在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奖等重大赛事及国际国内各级赛事中获得百余专业奖项,本人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文化部“园丁奖”等百余奖项。吴莉古筝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知联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十、十一届广东省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选拔赛评委,欧洲文化首都项目特邀艺术家。曾获台湾千禧年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专业组第一名等奖项,在国内外专业领域享有很高声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曾先后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陈灵芝、海木兰、周望、李萌教授,并随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教授研习古琴。吴莉的古筝艺术,气质独特、意韵悠长,传统与现代的绝妙交融成就了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其高超的筝技与艺术品味受到国际乐坛的持续瞩目。同时在古筝艺术推广及古筝教育领域的突出成绩亦获得业界广泛赞誉。多年来,其艺术身影遍布世界各地。如作为欧洲文化首都特邀艺术家,首演跨界作品《The Elements》,反响巨大;是首位在意大利举办古筝与古琴中国双乐器专场独奏会的中国民乐演奏家;作为大陆古筝名家代表参加两岸三地及两岸四地专场音乐会;作为大陆四位音乐家代表参加纪念香港回归演出等。国内外媒体在评论其艺术造诣时不吝溢美之词。意大利评论界称其“她的双手宛如蝴蝶的翅膀在琴弦中舞动,精湛的技艺带来美妙无比的中国之声”。英国媒体赞誉其为“最顶尖的音乐家,她的演奏是如此的激情而令人震撼,充满如电影艺术般的戏剧感染力”。作为国内首演现代新作品最多的筝家之一,其首演代表作《层层水澜》《风之猎》等被业界誉为经典,广为流传,并已成为包括文华奖等国家级赛事在内的国内外重要比赛的选定曲目。多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出版有《蝴蝶与蓝》等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出版发表《古筝重奏曲集》等多部(篇)专业教材及学术论文。所教学生多次在各类重要专业赛事中获得金奖等奖项,曾获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由于其在古筝艺术实践与专业教育方面的成就,多年来受邀在国内外举办大量围绕其艺术特征的讲学及中国民族音乐推广等学术活动。钟礼俊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汉剧作曲家、广东汉乐头弦演奏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是广东汉乐、广东汉剧音乐领军人物。钟礼俊同时具备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用广东汉剧、广东汉乐独特的优势,推动广东汉剧、广东汉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广东省第六届艺术节至十四届艺术节,创作的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在全国屡获大奖,每届都获音乐创作、作曲、配器大奖。代表作品有《蝴蝶梦》《白门柳》《金莲》《黄遵宪》《尘埃落定》《诗娘》《李坚真》《王昭君》《天风海雨梅花渡》《章台青柳》等二十多部。其中三部广东汉剧《柳如是》《金莲》《蝴蝶梦》拍成戏曲电影。其中1997年《蝴蝶梦》(担任作曲)参加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1998年《深宫假凤》(担任作曲)参加第七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2007年《尘埃落定》(担任作曲)参加第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荣获优秀音乐唱腔设计奖;2008年《黄遵宪》(担任作曲)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音乐二等奖;2011年《金莲》(担任作曲)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获音乐二等奖;2014年《诗娘》(担任作曲)参加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音乐创作奖;2020年《王昭君》(担任作曲)参加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优秀唱腔设计奖、2023年《天风海雨梅花渡》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唱腔设计、配器一等奖等。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艺术交流活动,走进校园讲授艺术理论,为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艺术贡献。策划组织《百人汉乐·汉曲》《民族风·客家情》《黄丽华——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会、《锦上添花》音乐会、《钟礼俊广东汉剧音乐唱腔设计作品演唱演奏会》、梅州市新年音乐会等;另外录制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广东专辑、主编《广东汉乐合奏谱》,负责指导编写了《广东汉乐、广东汉剧乡土教材》,担任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程系列丛书》编写顾问;把广东汉乐《博古》(工尺谱)推向比利时弗兰德第十一届世界合唱比赛获VP4民谣组金奖。饶蜀行广东客家筝派传人,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兼职副教授,广东民管会古筝专委会副主任,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客座副教授,台湾艺术大学客座副教授,加拿大Sonidos de Vivos国际乐团成员。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为广东客家汉乐名家饶从举,父亲是客家筝乐大师饶宁新。他从小濡沐古朴典雅的客家汉乐古筝演奏艺术,克绍箕裘传承汉乐经典。1996年荣获《中国传统筝曲赛》专业组第一名。曾受聘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多年来积极地推动古筝教学,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古筝学生,并在各类型古筝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02年录制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之《饶蜀行古筝独奏专辑》,2004年在蒙特利尔市举办《饶蜀行古筝独奏音乐会》。后多次应邀参加蒙特利尔多元音乐文化协会主办《蒙特利尔世界音乐节》《世界电影节音乐会》《华人春节音乐会》《美国波士顿新春音乐会》等大型演出。2005年组建“东方之弦《Oriental String》”中乐团,应邀在加拿大多个城市,举办数十场音乐会。加拿大RCI电台,秘鲁音乐电台,蒙特利尔电视台、加拿大世界日报等均有其专访及演出直播作为《Sonidos Vivos世界音乐团》主要成员,多次应邀参加由蒙特利尔音乐家协会,秘鲁利马市政府举办的《Sonidos De Vivos International》世界音乐会,与来自土耳其、加拿大、委内瑞拉、秘鲁、越南等地的著名音乐家联袂演出。2015—2021多次获广州星海音乐厅邀请,举办多场古筝专题音乐会,并于2016年被星海音乐厅评选为最受欢迎的音乐家。多年来举办各类型的古筝专题讲座及音乐会等,积极致力于广东传统汉乐、粤乐筝的推广。饶蜀行的演奏风格流畅娴熟、委婉动听、音柔意美、韵致深刻。在易指移音之间,发于内形于外,体现筝乐的风格与美感。他的演奏底蕴深厚、游刃有余,对传统筝乐之演奏与诠释更有细腻独到之处,是演奏质感突出的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陈浚辉又名陈盼辉,当代古筝艺术家、音乐理论家,现任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南粤古驿道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汉乐学会顾问。曾任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原广东省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编辑部副主任、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城市学院特聘古筝导师、中国音乐金钟奖广东赛区选拔赛评委。陈氏长期致力于音乐编辑、音乐理论和筝艺的研究与教学。他的古筝演奏继承了饶宁新等先生的艺术精粹,同时又有自己独到的理念与演绎,其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以及上海、澳门、香港等地演奏的客家筝曲、潮筝筝曲等南派筝曲别具一格,其中《寒鸦戏水》在香港翡翠电视台播出广受好评。他出版的《粤声汉调潮韵——陈浚辉南派古筝艺术》专辑,获得年度最佳唱片奖荣誉,被誉为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蓝本。他的演奏与研究推动了南派古筝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是南派古筝最具有实力的继承人之一。陈潇儿古筝演奏家,广东古筝学会常务理事、潮州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国社会艺术协会考级考官。出身音乐家庭,成长于音乐学院环境,自幼师从其父——当代岭南筝派传人陈安华教授学古筝,中学及本科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表演专业硕士,师从林玲教授。毕业后,受邀担任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演艺学院等高校古筝专业导师。在古筝学习中,曾获曹正、赵玉斋等多位当代古筝大师悉心指导。从小活跃于舞台,多次参赛获奖,多次在省、市电视台、电台演奏,多次举办个人音乐会及参加国内外大型音乐会演出。大学任教期间举办多场师生古筝音乐会,还受邀担任各级古筝比赛评委,曾在广州市番禺区文化馆举办《领略岭南筝派的艺术魅力》个人讲座。曾发表数篇论文,如《南方筝派漫谈》《对古筝演奏音色的探析与思考》等。为研究客家筝代表人物罗九香,到广东大埔县采风,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客家筝派代表人物罗九香艺术风格研究》,经首都师范大学推荐入辑《全国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数据库》,登录于《中国知网》。2005、2006年,为客家筝派创始人何育斋先生嫡孙何松先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客家筝曲记谱,曲谱《何松演奏客家筝曲》于2008年5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另有两篇论文《古朴淡雅•重在写意—罗九香先生客家筝艺术风格浅析》和《海纳百川•独树一帜—论罗九香先生的治学作风》入辑《“客家筝派”本源论萃》,该书序由中央音乐学院博导袁静芳撰写,于2008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23年参与编订客家筝曲,收录在《汉皋古韵—古筝客家风格名曲精选》,由现代出版社出版。陈潇儿专业基本功扎实、技巧全面,有演绎不同风格古筝作品的深厚功力,教学经验丰富,是岭南筝派实力雄厚的继承人。何小栋中国音协新兴音乐群体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国乐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浙派古筝艺术市级传承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区级传承人。何小栋自幼随其父母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何宝泉和孙文妍教授习筝,尤其对传统曲目研究颇深。在古筝教学方面,何小栋也深受两位教授的影响和栽培。在几十年的古筝教学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所教的学生屡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多次被邀请担任多个大赛的评委,曾受邀出访东南亚国家,进行古筝讲学及演出活动。201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了古筝CD专辑《怀古》。2019年与母亲孙文妍教授一起撰写、录制了《江南丝竹艺术》的教学视频共八讲。同时何老师对古筝的材料、发声及古筝配件的制作特别是琴弦也有深入的研究。并多次报刊上多次发表学术文章。2025年1月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浙派古筝艺术市级传承人。从2005年起至今,何小栋加入了江南丝竹团体“上海国乐研究会”,担任乐队的古筝演奏和组织工作。随上海国乐研究会参加了多次大型演出和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奖。同时,他还率团进入各大院校、少年活动中心和街道,进行江南丝竹推广和普及工作。2021年12月,被评为上海市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传承人。张佳康⻘年古筝演奏家,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最高奖获得者,厦⻔大学艺术学院古筝专业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委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委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萌教授。张佳康自幼习筝,200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并先后保送攻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其舞台表演经验丰富,不仅有着过硬的独奏、协奏能力,在重奏以及室内乐等综合表演形式上均有所建树。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景建树先生评价称其为“目前国内新一代中最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之一,具备杰出、全面、完备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其演奏⻛格多样,音色圆润如 玉且能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展示出超常不凡的艺术实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曾多次以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身份参演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北京⻘年艺术节、上海当代音乐周、欧洲⻘年古典音乐节等国内外大型艺术活动。多次受邀首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Con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2021年6月参演在国家体育场“⻦巢”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同年12月随中央音乐学院⺠族室内乐团参演全国政协茶话会文艺演出。2023年以⻘年演奏人才身份入选国家艺 术基金《广东地区传统筝乐演奏人才培养》项目。曾先后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陕⻄交响乐团、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厦⻔大学交响乐团同台合作大型协奏曲,受邀在全国多地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周桃桃当代创作型青年古筝演奏家,古筝专业艺术学硕士,博士在读。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讲师;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多次被聘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尖子生导师。师从四川音乐学院江澹曦教授,期间得到中央音乐学院周望教授悉心指点,也曾受到多位名家前辈在琴艺技术上给予的教授和启发。曾获中国民族乐器最高政府奖——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重奏组“演奏奖”(最高奖)、第五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园丁奖”、第二届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弹拨类银奖;首届翰雅杯古筝传统民间风格邀请赛兼获“客家”及“陕西”流派最佳演奏奖。在成都娇子音乐厅、重庆国泰剧院、台北国家演奏厅、香港文化中心剧场、日本能乐堂、巴厘岛乌布皇宫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独奏、重奏音乐会三十余场。创作、创编古筝作品近三十部,其中音乐小品《龙门阵》被评为第28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节原创音乐征集活动评审入围作品,并收录于“蓉城之秋”原创音乐作品合辑。原创作品音乐情景剧《赤菟马》入选全国艺术硕士优秀教育成果展演;出版发行个人CD、DVD专辑九张;参与录制专辑数百张及各类配乐近千首。两次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高中及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作为主讲教师之一参与中国大学生慕课《中国古筝艺术流派讲析》(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和《中国古筝演奏训练》(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的录制。专著《俞鹏二胡艺术》副主编。陈如娟⻘年古筝演奏家,在读博士,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客家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客家筝鸣”梅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古筝(客家筝)推广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古筝学会副会长,梅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筝分会会长。集演奏家、学者、教育家三重身份于一体,长期致力于客家筝文化的学术研究与活态传承。师从中国南派古筝大师饶宁新先生,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江澹曦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宋心馨副教授等名家,系统学习现代与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结合在客家地区多年对客家筝非遗传承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客家地域特色和辨识度的个人艺术演奏风格。其研究聚焦于“客家筝传承”“古筝现代演奏技法”“民族音乐学”三大领域,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驱动的非遗研究体系。作为高校非遗传承先锋,主导国家级大学生双创项目《客家筝乐坊》,推动客家筝进入中小学课堂;策划“客家筝鸣”系列音乐活动及公益课堂,辐射学员超千人。主持《客家筝传承人杨始德演奏谱整理》及《梅州客家筝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等研究项目,2021年合著出版《走进客家提线木偶戏》,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甘绍成教授合作完成清咸丰七年《文昌庙乐章》的译谱工作;2022年成功举办“客家筝鸣”——陈如娟客家筝曲专场音乐会;2023年参与编订《汉皋古韵—古筝客家风格名曲精选》;2025年出版发行首张个人客家筝曲专辑《客问有无》。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广东》,将《崖山哀》《西厢词》等曲目录入国家音乐基因库,为传统音乐留存高精度声像档案。·系列活动亮点抢先看·9月21日,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将连续上演多场精彩活动,一站式感受客家筝的独特魅力!01客家筝鸣·寻源客家筝·清乐·丝弦乐·汉剧荟萃经典传统乐章,奏响文化传承之音时间:2025年9月21日9:0002客家筝鸣·问梅名家音乐会业界名家齐聚,带来一场听觉盛宴时间:2025年9月21日10:3003客家筝鸣·新声颁奖仪式暨获奖选手展演见证荣耀时刻,聆听获奖选手的精彩演绎,感受新一代古筝传承者的实力与风采注:每组第一名选手参加展演音乐会表演时间:2025年9月21日14:0004客家筝鸣·之音《弦外之音——客、粤筝曲赏析》 主题讲座深度解析客、粤筝曲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时间:2025年9月21日15:30主讲人:饶蜀行·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NO.1评分标准(一)一等奖:95 分及以上(奖牌、证书),指导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证书。(二)二等奖:90~94分(奖牌、证书)(三)三等奖:85~89分(奖牌、证书)(四)优秀演奏奖:80~84 分(证书)NO.2特别奖励1、院校组、民间组、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每组第一名选手将获“中州”专业演奏筝一台。2、重奏组第一名的指导老师将获“中州”专业演奏筝一台。NO.3比赛用琴“容”筝(由梅州市梅江区素手研习堂艺术培训有限公司提供)温馨提示本次活动配套音乐会仅对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及演员开放,不对外售票,敬请留意。9月20日-21日,亮胜客家艺术中心,让我们共赴这场客家筝乐的盛宴,在琴弦颤动间,感受千年文化的传承与绽放!

筝闻速递 发布

08-0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

柳含烟

柳含烟[唐]毛文锡 词/曲云 译配/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伴奏/曲云 演唱。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露,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入移植在金门,近天恩。此曲根据西安鼓乐西仓鼓乐社散词曲谱译谱填词。

国筝文化 发布

08-0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

纯筝演绎《大鱼》,倒流回最初的相遇~

改编自周深演唱歌曲。

舒婷古筝 发布

08-0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

流行古筝曲:《菩萨蛮》

改编自电视剧《甄嬛传》插曲。

耳边的流行 发布

08-04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喜欢

邓翊群博士中期讲演音乐会 | 筝乐创演中的「模拟-象征」与「引用-融合」

邓翊群博士中期讲演音乐会筝乐创演中的「模拟-象征」与「引用-融合」时间2025年5月13日 18:30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导师祁瑶 教授艺术指导朱学思邓翊群当代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讲师(博士在读),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艺术与音乐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副团长,中华传统乐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师从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祁瑶教授。曾获国家级、省部级演奏与创作类奖项20余项,首邀赴美、德、新、马、土、瑞、匈等国家交流演出,曾于全国50多个城市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及作品音乐会而广受赞誉,2025受邀赴布达佩斯举办专场新年音乐会大获成功,成为了Vigado百年音乐厅首位举办个人专场作品音乐会的中国艺术家。曾合作乐团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青年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上音民族管弦乐团、无锡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樂樂國樂團、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等。曾创作了《定风波》、《时代》、《乌兰布统回忆》、《柳京之舞》、《晚晴》、《明月歌》等多部筝乐作品在业内引起高度广泛关注,曾获敦煌民族室内乐创作比赛最高奖特等奖、2024全国原创筝乐评选十佳作品(最高奖)、全国优秀筝乐作品评选三等奖等。其创作更被列为文华奖、国韵杯、南洋国际音乐大赛等国内外重大专业赛事指定作品,主创“海派筝声-邓翊群筝乐作品创演”入选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艺术指导 朱学思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艺术辅导教研室外聘教师,作曲硕士,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200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师从潘文副教授。2012年以双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及民乐作曲专业。古筝师从祁瑶教授,民乐作曲师从朱晓谷教授,研究生师从王建民教授。曾创作有《吴声四时》、《郁离流光》、《致·远星》与《临江仙》等室内乐与管弦乐作品。作品《狂想曲》曾于2017年上海市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全国优秀筝乐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并入编《古筝原创作品选》。2011年作为古筝独奏随德国柏林劳滕巴洛克室内乐团中国巡演;2017年作为“中国之韵”室内乐团成员赴奥地利参演萨尔茨堡“CROSS ROADS”当代音乐节,同年作为“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参演”中东欧国家作曲家新作品音乐会“。

筝闻速递 发布

05-14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

四川音乐学院拔尖人才专场音乐会 | 陈付沛雯古筝独奏音乐会

时间2025年5月14日 19:30地点成都城市音乐厅·室内音乐厅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教务处四川音乐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承办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票务咨询陈老师:18090552356个人简介陈付沛雯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研究生,中共党员,四川音乐学院专业拔尖人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天籁筝乐团团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2013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吟老师,2014年起跟随周天丽副教授学习,2023年起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江澹曦教授。多次入选四川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23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习筝以来多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重奏音乐会,参加多场演出;本科学习期间连年获得学业一等奖学金,2023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曾参与录制四川音乐学院慕课示范演奏视频、作为唯一古筝演奏员参加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并获得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成都大运会先进个人奖项。曾获得敦煌杯四川省第二届古筝比赛少年专业组、重奏组一等奖(第一名)并在闭幕音乐会上演出;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本部)2017第六届室内乐、重奏比赛一等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艺术周院校专业少年组最佳表演奖;“毓秀云岩·筝鸣黔中”贵州省古筝大赛中以最小年龄参加青年专业组比赛并夺得特等奖,受邀参加贵州省非遗艺术周并任独奏演出;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选拔赛古筝二等奖;第三届川陕鄂音乐学院“优才计划”——研究生专业技能展演展演奖;第四届敦煌国乐四川古筝总展演专业青年A组一等奖;第八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公开赛古筝职业青年a组金奖;“华彩弦声”第一届西南云贵川渝古筝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菁英奖等;第八届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古筝组银奖;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民乐之星”(最高奖)并代表古筝专业在闭幕音乐会上演出;2024北京中国传统——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古筝专业A-1组二等奖;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省选拔赛古筝比赛二等奖等奖项。导师江澹曦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二级)民乐系副系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金钟奖、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重大赛事评委,曾获中国文化部授予“园丁奖”,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教学成果奖”等百余奖项。特邀嘉宾陈一铭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周彦教授,留美海归青年演奏家丁彦华教授。曾获得第七届及第八届深圳钢琴公开赛双钢琴组第四名、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一等奖、长江钢琴音乐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殊荣。作为新生代钢琴艺术指导,与各专业领域的知名演奏家合作,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国韵杯等重大赛事的钢琴伴奏。段誉10岁习筝,启蒙于刘海涛老师,2020年开始跟随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潘文老师进行学习。2023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先后师从张吟老师,江澹曦教授。曾获得:2021年“良匠杯”古筝比赛西安赛区少年B组金奖;2022第4届中国“敦煌杯”古筝菁英展演优秀演奏奖;2023年“敦煌国乐”第四届四川省古筝总展演青年A组银奖;第一届“华彩弦声”西南古筝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菁英奖;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B-1组二等奖;王筱媚出生于音乐世家,四岁接受系统音乐理论训练并跟随四川音乐学院何沙教授学习钢琴;五岁学习古筝,启蒙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龙德君;九岁起跟随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与青年演奏家于秋璇继续学习古筝。2022年以专业第一名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民乐系江澹曦教授。曾获得:2022年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少儿组“民乐之星”;2022年获首届音乐小金钟四川赛区“巴蜀新星”(最高奖);2023年获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职业少年组 金奖;2024年获中国音乐学院——传统音乐节职业少年C2组第三名;特邀主持戴姿飒四川师范大学2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生。曾获四川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德艺双馨展演活动主持组特等奖,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优秀志愿者,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优秀志愿者以及校级特等、一等奖学金等荣誉曲目介绍01《抒情幻想曲》徐晓林 曲此曲是著名作曲家徐晓林老师于1991年创作的一首作品,表达的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作者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飘洒洒的雪花,一股涌上心头的思乡之情。作品由“ 引子” “柔版”“中板”“慢板”“快板”和“尾声”六个段落构成,较多的使用了弹性节奏,具有很强的即兴性,无论在演奏技巧方面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发挥和表达的空间。02《四段锦》山东筝曲赵玉斋 编曲此曲是由《清风弄》《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四首大板曲连缀演奏,经过整理改编而成。套曲联奏的形式是山东筝曲演奏的特点之一,不同情绪、不同速度的大板曲连缀演奏在音乐的表现上更丰富、更有层次感。03《晨兴》陈哲 曲作品采用了京韵大鼓的经典之作——《丑末寅初》的素材进行创作,充满纯粹、地道的老北京味道,同时以“散-慢-中-快-急”这种由静至动的速度推进构架全曲,表现了老北京的街坊邻里们或悠闲自得、或忙碌紧凑的晨间生活。中场休息04《第一古筝三重奏》刘久暄 曲谨以此曲献给我的第⼆故乡——巴⼭蜀⽔,以及⽣活在那⾥的⼈们,还有我爱的亲⼈们……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Ⅰ、江风——不太快的快板:江上的风吹伴着渔⼈们的歌Ⅱ、望月——如歌的慢板:路边的灯⽕,天上的月亮,远⽅的亲⼈Ⅲ、⾬后——优雅的⾏板:屋檐下,车马喧嚣外,一壶清茶就摆起龙门阵Ⅳ、焰动——热烈的快板:跳动的⽕焰,滚沸的红油,动情的呼号05《如是》王丹红 曲《金刚经》结尾这样写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乐曲《如是》在挖掘、展示古筝传统魅力的同时,探求传统文化在心灵中的沉淀,展现高洁淳朴的心灵世界。乐曲突出一个“情”字,作曲家使结构与情感完美地契合而又充满戏剧性的冲击力,坚守了“传统化”的同时,又将“现代化”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筝闻速递 发布

05-14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

“文华奖”最高奖得主肖若楠,带您聆听“筝语”

《筝语》肖若楠古筝独奏音乐会【演出时间】2025年08月03日(周日)19:30【演出地点】成都简阳大剧院 音乐厅【演出票价】原价¥280/180/120早鸟6折特惠折后¥168/108/72【扫码购票】一人一票,凭票入场曲间入场,对号入座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古筝,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被誉为“众乐之王”与“东方钢琴”。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古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智慧。本场以“筝语”为主题的音乐会,是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是丝弦震颤间的哲学。让我们以“筝”为媒,聆听千年前的圣贤之语,感受古筝艺术的博大精深。01 曲目单《盛世国乐》领奏:肖若楠 刘久暄 周婉琦 周婧讴《桃花源》演奏:肖若楠 钢琴伴奏:刘琢奇《四段锦》演奏:肖若楠《定风波》演奏:肖若楠 钢琴伴奏:刘琢奇《夜深沉》演奏:肖若楠 刘久暄 周婉琦《汉江韵》演奏:肖若楠 刘久暄 周婉琦 周婧讴《晨兴》演奏:肖若楠 钢琴伴奏:刘琢奇《渔舟唱晚》演奏:肖若楠《秦土情》演奏:肖若楠 钢琴伴奏:刘琢奇《我的祖国》领奏:肖若楠 刘久暄 周婉琦 周婧讴*演出曲目及顺序以实际演出为准02 艺术家介绍肖若楠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哈尔滨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中国乐器协会特聘专家。2014年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第四届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金奖获得者;第二届“敦煌杯”民族器乐大赛古筝比赛金奖获得者;首届中国古筝艺术周古筝专业组金奖获得者;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入围奖。她曾多次担任古筝比赛评委,多次开展古筝研修班、专业讲座、大师课等系列活动,连续五年参演北京卫视春晚录制,烟台卫视春晚录制,多次受邀CCTV15《风华国乐》《一起音乐吧》、CCTV3《我要上春晚》等节目录制。她曾在全国各地开展独奏音乐会及系列演出,任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魔法音乐古筝教程》主编之一。刘琢奇刘琢奇本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硕士就读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他的钢琴学习之旅启蒙于林剑老师,后跟随邢鹏飞老师、中央音乐学院王春、盛原两位教授学习,现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鹿尧老师。2009年荣获“珠江·恺撒堡杯”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河北赛区一等奖;并于2010年代表河北省音乐家学会至厦门鼓浪屿进行专业展演与学术交流;他曾获河北省首届音乐小金钟奖比赛钢琴D组金奖、KAWAI国际钢琴比赛北京赛区第一名。2020年,他更以以优异成绩被多家知名音乐高校录取,其中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他于2021年荣获蜂鸟音乐奖最佳钢琴伴奏奖并于2023年担任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赛总决赛的艺术指导。刘久暄刘久暄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会员。201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中山先生。本科期间自二年级起师从温展力副教授学习第二专业作曲。主要作品有:民族管弦乐《心中的风》、筝独奏《山行》(获2024年中国筝原创作品评选“十佳优秀作品”奖)、民族室内乐《千里》(获2024年第三届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与独奏新作品展评活动“评委会特等奖”)《云》(新艺民族室内乐团委约)、《第一古筝三重奏》、筝二重奏《手谈》、小阮与大阮《相和歌》、中音板胡与钢琴《幽默曲》(获2024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胡琴作品征集活动“优秀胡琴作品展演”奖)等等。周婉琦周婉琦毕业于哈尔滨音乐学院古筝演奏专业,目前在各类赛事中斩获多项荣誉。其中包括2019第十四届天下筝会开放组一等奖、2022年“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组“希望之星”、2022年中国古筝艺术展演职业A组特等奖、2022年“乐府良匠”专业组金奖、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音乐周”高校专业组金奖、2022上海白玉兰器乐大赛职业组二等奖、2023年“敦煌杯”职业A组(北京)决赛入围奖、2023年IMAARTS音乐节古筝合奏组金奖、2024年黑龙江省首届高校古筝乐团展演一等奖、2024年亚洲国际艺术节金奖等。周婧讴沈阳音乐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201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连续六年专业优秀奖学金;2018年参加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民乐学科音乐会;2021年被选入代表学校参加第七届“文华奖”、第六届“敦煌杯”职业组获银奖、亚太青少年国际器乐赛职业组获金奖;2022年入围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古筝展演;2023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荣获一等奖学金;2024年入围第八届文华奖,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民族乐种组合。

筝闻速递 发布

05-14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