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闻速递

level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中华筝”五色弦乐团专场音乐会圆满落幕,奏响中外文化交流新乐章

2025年6月27日,傍晚的京城,吉雨洗尘,送来一个凉爽的夏夜。北京美后肆时美剧场内弦音悠扬,“飞花叶——‘中华筝’五色弦乐团专场音乐会”在此盛大举行。这场音乐会吸引了各界人士齐聚一堂,有多国驻华大使、文化参赞、一等参赞等国际友人莅临现场,共同感受中华古筝艺术的独特魅力。音乐会在生机盎然的古筝重奏《百花引》中拉开帷幕,演奏家们指尖灵动,拨弦弄音,明快的节奏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一首首经典曲目依次亮相,《彩云追月》的温婉优美,《金蛇狂舞》的热烈欢快,《飞花叶》的古典现代,《琵琶语》的缠绵悱恻;还有匠心独具、深情款款的《倾杯情》,气势磅礴、激情豪迈的《龙腾盛世》等,艺术家们用精湛细腻的演绎和饱满的热情与默契的配合,让听众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含蓄与典雅,也感受到古筝艺术的创新与活力。最后,压轴曲目古筝与钢琴协奏《黄河》的上演,更是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当保卫黄河那熟悉的旋律响起,舞台上下呼吸相闻、情意相通,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油然而生。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欢腾,观众们盛赞不已、久久不愿离去。“中华筝”五色弦乐团由青年古筝演奏家苏仪桐担任团长,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古筝文化的传承与国际交流,以“承扬传统,接轨国际”为宗旨,多次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次音乐的展示,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听见中国古筝的动人之声、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本场一位驻华大使表示:“这场音乐会让我对中国古筝有了全新认识,古韵与新声在此交融,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讲述中国故事。”愿五色丝弦焕发新声,拨响远方。精彩回顾一、古筝三重奏《百花引》重奏《百花引》为陕西筝曲,是根据陕西音乐基调创作改编而成的。描绘了秦川的春色,一副万紫干红、百花争艳、蜂歌蝶舞,到处都充满了蓬勃生机的美丽图画。闭上眼睛聆听,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所有的烦恼都融化在这迷人景色里。二、古筝三重奏《丝路天青》‌ 《丝路天青》 ‌是由著名音乐制作人潘永峰老师创作的古筝三重奏作品,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 。这首乐曲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各种场景,包括热闹的盛世之况、和睦相处的人们、丝路上的风沙与困难,以及月色沉静的夜晚‌。在岁月的烽烟里,这里曾金戈铁马,鼙鼓声声。千年的飞花,千载的岁月,敦煌的苍穹,落在孤寂的山上,几经枯荣,几番沧桑,几度繁华。“敦煌”这两字不必过多粉饰,就足以引人瞩目,也许是因为它每一种味道里,每一幅壁画中,都藏了一个丝绸路上的故事。三、古筝三重奏《彩云追月》《彩云追月》是由任光以管弦乐重新编曲的乐曲,成曲于1935年。早见于清代,是著名的广东音乐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筝乐三重奏《彩云追月》这部作品由著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潘永峰先生改编于2023年,此曲是以“皓空美景”和“月下嬉戏”为情境主线,通过重复和摸进的手法表现彩云追月的情景,体现人们欣赏夜空时的美好心情,全曲描绘了月明风清、万籁俱寂、云月相逐的静谧月夜的绮丽景色。筝乐三重奏《彩云追月》通过独特的演奏手法,使整首歌曲更具有中国音乐的旋律特点。作品由古筝演奏家苏仪桐女士携中华筝五色弦乐团于2023年10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四、古筝三重奏《金蛇狂舞》《金蛇狂舞》是由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后广泛流传并被改编为古筝版本。乐曲标题取自民间社火中舞龙灯的场景意象,‌该曲旋律昂扬欢快,渲染了节日庆典的热烈气氛。古筝三重奏《金蛇狂舞》这部作品是由著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潘永峰先生改编于2025年。该曲蜿蜒起伏的旋律线条暗合金蛇游走的动态,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群模仿鳞片摩擦的声响,展现中华民族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图腾。五、古筝三重奏《飞花叶》‌《飞花叶》是由著名音乐制作人潘永峰老师于2024年创作的古筝三重奏作品。作品大胆以现代音乐风格作为基底,巧妙融入新国潮音乐技法,打破传统桎梏。极具张力的反拍节奏与古筝的空灵音色碰撞交织,将传统民乐韵味与现代音乐的律动感完美融合,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听觉盛宴,为新时代国风音乐注入鲜活生命力,与传统古筝曲目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耳目一新 。六、古筝三重奏《龙腾盛世》《龙腾盛世》这部作品由音乐制作人、作曲家潘永峰先生创作于2024年初,是以龙年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曲目以气势恢弘的节奏作为开篇,引出作品的第一篇章,描绘了一幅盛世家园的繁荣景象。进入到第二篇章时则用柔美的旋律,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最后,在音乐律动以及磅礴的气势中再现龙腾盛世的飞舞盛况。作品由古筝演奏家苏仪桐女士携中华筝五色弦乐团完成首演。七、古筝三重奏《琵琶语》《琵琶语》是由林海作曲,蒋彦演奏的纯音乐,整首曲目有一种凄清婉转的情绪,让人流连忘返。反复的前奏,将人带入一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淡淡忧伤的琴键声,加上东方乐器琵琶所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之特点,感情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引,最终让人沉醉在音乐意境里而欲罢不能。八、古筝三重奏《倾杯情》‌《倾杯情》是由周延甲先生作曲,周煜国先生编配的一首陕西风格古筝曲,改编自西安鼓乐《倾杯乐》,,意在描绘“人逢知己千载一时,感念情深,倾杯痛饮”的场景,用传统A调定弦,实为D调,曲中大量运用八度快速弹奏和大指按弦,充分发挥了秦筝按滑的技法特点和风格特征。改编为重奏的演奏形式后,更为深刻的表达出这首乐曲的情感内涵及音乐意境。九、古筝二重奏《黄河》《黄河》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周展先生改编,原曲为《黄河大合唱》协奏曲。《黄河》保留了《黄河船夫曲》《黄水谣》以及《保卫黄河》三个乐章,描绘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融合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通过古筝与钢琴的协奏,表现出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古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二者结合,展现黄河儿女们英雄气概的同时,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气魄与豪情。本场音乐会营造了和谐的观赏氛围,更让大家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了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份别致的“文化大礼”,让大家深刻感受了古筝艺术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中的松沉旷远的美妙。五色弦的美妙旋律依旧在我们耳畔回响,相聚虽短暂,情谊却绵长,让我们祝愿“中华筝”五色弦乐团蒸蒸日上,枝繁叶茂。再次祝贺飞花叶——“中华筝”五色弦乐团专场音乐会圆满成功,期待我们的下次相聚!

07-0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琴台知音古筝艺术节 | 敦煌名师大讲堂即将开课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激发青少年深刻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敦煌国乐•琴台知音2025古筝艺术节将在湖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的指导下于2025年7月下旬举办。活动秉承着促进筝乐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培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古筝表演艺术人才为宗旨,与各地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携手打造一台集专业性、普及性为一体的筝乐盛会。本次艺术节既是古筝专业演奏者、业余爱好者展现其演奏风采的良好机会,又是筝乐同仁教学相长的盛大聚会。活动详情时间2025年7月26日(周六)19:30-21:00地点武汉荷田大酒店特邀讲师何伊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古筝专业讲师,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硕士,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敦煌·五洲琴韵”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金奖获得者; 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专业青年组特金奖获得者; 第十一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古筝大赛半决赛入围奖获得者;第二届“翰雅奖·中国传统筝曲演奏邀请赛”铜奖获得者。6岁习筝,启蒙于尹长平老师。2007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高雁教授,在校期间多次受到吴青副教授的悉心指导。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蔚教授。近年来,何伊多次在国内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与国内外多位作曲家合作并首演作品《Purple Lotus Bud》、《zhi》、《风铃吟》、《月江影》等,受到国内外音乐家的一致赞誉。她曾应邀参演“风、雅、颂”—范曾诗词艺术歌曲廖昌永独唱音乐会;全国艺术院校民族室内乐高峰论坛开幕式音乐会;当代加拿大作曲家室内作品音乐会;“长江之韵第二届中国弹拨乐艺术周”开幕式音乐会等。曾与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大型民族音乐会等。任教以来,多次主持并参与《中日韩筝乐艺术研究》、《专业音乐院校古筝主科课程标准实践研究》、《融·钢琴与丝竹乐》、《古筝多元化表演形式的发展与融合》等省级、校级科研项目。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入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重大古筝比赛中斩获大奖,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何伊的演奏风格清新大气,音色纯净,对音乐的表达虔诚淳朴,力求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更多艺术感悟。雷思雨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武汉音乐学院文学硕士,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自幼习筝,启蒙于梁毅夫老师。2001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小,2004年免试直升附中,2010年、2014年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期间分别师从高雁教授、尹璐教授、胡菁副教授、并长期求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曾获第六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古筝青年一组银奖;湖北省教育厅、文化厅主办的“长江之春”青年音乐家比赛古筝组铜奖;文化部举办的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优秀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合类比赛入围奖等奖项。曾成功举办古筝与交响乐专场音乐会,并与武汉爱乐乐团、东方交响乐团、武汉音乐学院中乐团成功合作演出多场大型音乐会,多次受邀参加各大音乐院校的交流演出活动及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节目录制。作为负责人和成员承担多项省级、院级研究课题,并参与多首单曲的古筝配乐录制工作。因所指导的学生先后在国内外古筝赛事中取得佳绩,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涂艳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宜昌市艺术工作者协会秘书长。1989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2002年返校深造并获琴筝教学法研究生学历。在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其艺术成就尤为突出:2008年受国家文化部委任,担任第八届全国艺术节闭幕式大型古筝演奏执行总导演,指挥数百人古筝乐团完成全国直播演出,获得文化部嘉奖。教学成果斐然,培养的师生在省级以上专业赛事中屡获殊荣;创编的《洞庭新歌》等重奏作品被收录于专业丛书,多部改编曲目受邀在武汉音乐学院、琴台音乐厅、深圳音乐厅等重要艺术殿堂演出并录制专辑。学术研究方面,早年发表多篇古筝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对古筝教学法的理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数十年来秉持"传艺育人"的理念,以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培养了大批优秀古筝教育人才,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课程内容课程将分三个课堂同时进行,每个课堂授课内容不同学员可根据自己演奏级别、所感兴趣的课程内容选择课堂听课演奏级、9-10级古筝考级曲目授课教师:何伊6-8级古筝考级曲目授课教师:雷思雨3-5级古筝考级曲目授课教师:涂艳课堂报名进入决赛选手可凭决赛晋级证免费听课;每个课堂容纳人数有限,请提前在决赛报名小程序上预约(小程序稍后在官方公众号上公布,请各位学员及时关注);每个课堂将择优选取优秀学员上台展示;授课教师将对学员的演奏技巧及其演奏的曲目内容做出细致的讲解;如需报名上台展示的学员,请于7月15日前联系艺术节组委会报名。招募详情报名时间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7月16日报名方式1.听课预约:请提前在决赛报名小程序上预约(小程序稍后在官方公众号上公布,请各位学员及时关注);2.上台展示:请提前跟组委会教师联系进行报名咨询。联系人:胡老师15072406415(微信同号)/胡老师18202783084(微信同号)。

07-0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2025跨界剧场 | 沈阳音乐学院《二十四节气》音乐会

音乐会精彩前瞻沈阳音乐学院2025年度“双一流”建设项目跨界剧场《二十四节气》——音·诗·画·主题音乐会时间2025年7月4日19:00地点沈阳音乐学院长青校区音乐剧场导演蔡东铧蔡东铧戏剧导演 ╳ 指挥家 ╳ 作曲家蔡氏现任CCAA城市创艺聚场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人文智慧课堂特聘教授、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米兰世博中国音乐大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指挥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他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剧《红楼梦音乐传奇》(2015)、独幕戏剧跨界乐剧《牡丹亭音乐传奇》(2021)两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导演并作曲的国潮乐剧《韩熙载夜宴图》(2021~2023)中国巡演55场,被誉为中国名画当代活化演出的"罕见现象"。国际音乐大师谭盾称其为"不可多得的江南音乐才子",《音乐周报》和《苏州日报》赞誉他"为中国音乐续写浪漫"。音乐舞剧《酒歌》世界首演(2024)中国巡演50场、出版首张黑胶唱片、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十示》(2024)、歌剧《青衣》(2025)。参演青年教师张科威青年竹笛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中央电视台CCTV器乐大赛评委。张科威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长期致力于日本、韩国、俄罗斯的艺术交流活动,参演了国内外重要音乐会近百场次。如《中俄大学生艺术节专场音乐会》《中俄友谊交响音乐会》《青蓝辉映新生代笛子演奏家独奏音乐会》《韩国仰光梅花节》《中韩友好联合音乐会》《中日友好缔约40周年音乐会》《日本艺术之光》《CCTV青春与微笑“青春波尔卡”》等。2010年获辽宁省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展演金奖。2012年获辽宁省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展演金奖。2012年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金奖。2013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组合类比赛铜奖。2014年获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银奖。2021年《松庭龙吟》竹笛邀请赛成年组金奖。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所教学生获文旅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最高奖等奖项。李宜洺沈阳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全国首演《云起时》、《秦土情》、《诀》、《风雾潺》、《山中》、《零雨东山》等多首古筝优秀独奏、协奏曲,专辑《云起时-----李宜洺古筝新作品音乐会》,被收入“中国最具影响力青年演奏家”系列。2021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原创意境练习曲集《“循诗品筝”——古筝综合技术练习二十四首》深受好评,并被沈阳音乐学院评选为重点教材项目。贾晓莉现为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羽之韵”筝乐团、“五弦”室内乐团艺术总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首批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器乐演奏人才”,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主持了多项省级、院级课题,主编了《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古筝)》,参与编订录音《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集》,出版了《贾晓莉古筝演奏基础教程》(编著)、《古筝艺术研究》(专著)。主讲课程《中国器乐演奏(古筝-现代筝曲)》入选2022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荣获院级本科、研究生教学示范课教学名师。主讲的古筝精品课——古筝协奏曲《山水情》及指导的五弦室内团入围文旅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指导羽之韵室内乐团入围文旅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活动(前身“文华艺术院校奖”)。举办了多场个人及师生音乐会,首演《梁山意像》《洛水辞》《山水情》《敖鲁古雅》《菩提》《打令调》《忆》等多部作品。邵笑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琵琶专业教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知名专业在线音乐教育平台“习音堂”金牌讲师。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硕士,师从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李光华先生。近年来入选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平湖派琵琶艺术演奏人材”。曾受邀担任北京乐器学会第一届琵琶师资高级研修班讲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与七届全国琵琶演奏/师资班辅导教师;《国乐大典》栏目专业媒体评审。曾在北京、沈阳举办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受邀作为独奏、领奏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等合作参加重大演出活动。王琳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二胡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师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曾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沈阳音乐学院中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室内乐青年演奏人才”,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二胡骨干教师培训班”。曾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族室内乐组银奖;文化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族乐器组合演奏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二胡青年组铜奖;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组(二胡)青年A组“民乐之星”;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常年活跃于舞台,举办个人独奏、重奏、师生音乐会,主持多部省级课题,所教学生中多人在国内比赛中获奖,多名毕业生任职于国内职业民族乐团。张优涵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师。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打击乐教师。深圳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客座打击乐演奏员、UNO打击乐团创立人。中国民管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打击乐学会秘书、黑龙江省打击乐学会理事。荣获文化部文华小型民族器乐演奏奖(最高奖),连续四届获得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参与录制贾达群打击乐作品专辑《响趣》全球发行。曾参演建国 70 周年国庆阅兵“千人交响乐团”、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东亚之韵·中日韩联合音乐会”、日本新泻·哈尔滨友好城市40 周年纪念音乐会、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开幕式、东亚音乐教育大会、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杭州国际音乐节、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一届中国·俄罗斯贸易大会、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优秀展演、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中国交响乐峰会等活动。赴日本、韩国、俄罗斯、欧洲多地参加音乐节,并多次在大型音乐会担任独奏、重奏等演出任务。刘明月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扬琴专业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多次举办"刘明月扬琴独奏音乐会及教学音乐会"。“与美国施坦威艺术家托马斯•潘多尔菲同台演出,并接受邀请参加其巡演;首演代表作品有扬琴协奏曲《战阵》《忆梦》《永不褪色的旋律》,《忆梦》入选中国扬琴高端论坛新作品展演。数次出访国外文化交流;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栏目录制;参加世界网络音乐节演出;参演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甲辰龙年元宵节融媒体直播《灯火暖神州》等。陈人杰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中央音乐学院学士、硕士。师从唐富先生、杨守成教授、陈欣若老师。她曾在达沃斯世界论坛、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青年艺术节等演出中广受好评。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凤凰卫视、安徽卫视、内蒙古卫视等栏目的录制。 所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举办的“德润音才 筑梦未来”、菁彩主题艺术活动等赛事中屡获佳绩。主要创作作品:《胡旋·胡旋》《乐·千年》等。张梦怡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18沈阳音乐学院青年音乐表演拔尖人才,2019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曾举办多场个人及教学音乐会。在音乐脑科学和孤独症特殊音乐教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发表多篇SCI、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及专著,获批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及科研奖项。在2025“第二届音乐脑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做专题学术汇报。在2024清华大学暑期训练营中举办音乐脑科学古筝专场音乐会。刘黎民乐系二胡专业副教授,弦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沈阳音乐学院2025年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荣获辽宁省第九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之“万人”层次人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同年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室内乐《打令调》;第五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职业白金组第二名;第五届文化部艺术院校奖小型民族器乐组合比赛银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铜奖。近年来积极从事教学与演出实践,曾受邀参加沈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展、中国弓弦艺术节、“弓弦情”宋飞师生二胡音乐会、《风华国乐》、《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大宅门写意>》等大型演出。多次成功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在核刊学报公开发表数篇论文及主持多项省级、院级课题。所教历届学生在国内各专业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国家级民乐团体中担任二胡演奏员。

07-02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第二届宝鸡国乐节 | 翡翠筝团古筝专场音乐会

2025,第二届宝鸡国乐节的大幕,即将拉开。还记得2024年12月19日,我们在国乐节全回顾中写下的那句——「首届宝鸡国乐节的落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如今,新的章节已经悄然翻开。7月5日,由中国顶尖古筝艺术团体翡翠筝团带来的古筝专场音乐会,将在宝鸡音乐厅盛大上演。今日,这场备受期待的演出将正式开票!|演出时间|2025年7月5日(周六)19:30|演出地点|宝鸡音乐厅|演出票价|原价:80-120-180-280元7折优惠现价:56-84-126-196元|购票平台|西演SPACE

07-01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来袭!"筝"坛圣手领衔,九派名曲震撼上演!

7月15日中山公园音乐堂,古筝名家王中山将携顶尖弟子,以"九派筝曲"为脉络,展开一幅纵横千里的中国音乐地图。这不仅是古筝艺术的巅峰呈现,更是一场融汇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新的文化雅集。“茫茫九派流中国”源自于毛泽东登黄鹤楼时所作《菩萨蛮·黄鹤楼》。音乐会上,您将欣赏到《苏武思乡》河南乐曲,《碰八板》山东乐曲,《柳青娘》潮州乐曲,《杜宇魂》客家乐曲,《海青拿天鹅》浙江乐曲,《莲花浮记》福建乐曲,《秋夜筝》陕西乐曲,《出钢》延边乐曲,《祝酒歌》内蒙乐曲。九首乐曲横跨南北,从潮州的婉约到蒙古的豪迈,一场听尽中国筝乐地理志!古筝名家王中山以毛泽东的诗句为音乐会命名,既彰显古筝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暗合“传统与时代共鸣”的深意。这场音乐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以筝为笔的文化书写。当《祝酒歌》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相信您会理解何为"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深意。演出日程7月15日 周二 19:30“茫茫九派流中国”—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古筝/讲解 | 王中山古筝 | 刘碧玥 杨晓领 倪一鸣叶俊灵 刘久暄 李姿刘行 吴振英 焦麒睿钢琴 | 计璐打击乐 | 郑瑀曲 目《苏武思乡》河南乐曲《碰八板》山东乐曲《柳青娘》潮州乐曲《杜宇魂》客家乐曲《海青拿天鹅》浙江乐曲《莲花浮记》福建乐曲《秋夜筝》陕西乐曲《出钢》延边乐曲《祝酒歌》内蒙乐曲票 价30 60 90 120元购票二维码*演出曲目、阵容请以当日为准演出阵容古筝/讲解:王中山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古筝主课课程负责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中国弹拨乐表演艺术”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并获“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光荣称号。在古筝演奏方面,王中山先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曾获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古筝第一名。他举重若轻的弹奏技巧、飘逸洒脱的“王者风范”令人瞩目,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古筝艺术领军人物”。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如在 1986 年中国第一届古筝学术交流会上,他创造性地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丰富和增强了古筝双手演奏技能;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为之一新。目前,这些新的演奏形式在中国艺术院校的古筝专业中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显示出这些新技法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在古筝创作方面,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和改编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古筝专业的教学曲目,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考级机构的高级曲目。中国最权威的民族器乐大赛如: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金钟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乐大赛等,把他的部分作品作为这些权威赛事的规定曲目。在古筝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其学生多人在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顶级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倍受关注。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等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古筝演奏家和专家教授。作为当代中国古筝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教学之余,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等机构主办的各种大型演出活动,并在数十部全国有影响的影视剧中配乐。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和数十张教学光盘。曾出访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大力推广古筝艺术。在国内外近百个大中型城市,先后举办了数百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宣传媒介,也多次播放他创作演奏的《溟山》、《云岭音画》等乐曲,并作专题介绍。古筝:刘碧玥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古筝表演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曾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决赛第八名;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复赛入围奖;文旅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合类展演奖(原文华奖);2024 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 乐(民族器乐)展演 A-1 组第一名;北京音乐家协会第四届“敦煌杯”北京国际民 族器乐大赛专业青年A组金奖;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第二届古筝分级大赛青年专业一组金奖等重要奖项。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艺术实践单项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先进个人”称号等。古筝:杨晓领中国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在读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林大雄教授(理论导师)。曾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青年古筝演奏家李瑜副教授,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樊艺凤教授。曾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决赛入围、入选文旅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弹拨青年A组最高奖(原文华奖)、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至今已成功举办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参演十余场大型演出活动,首演多部筝乐新作,并受邀赴香港、韩国、新加坡、挪威等国家地区进行交流访问。其演奏风格沉稳细腻、真诚无华,专注于音乐本质、富于个人思想。积极探索传统筝曲之纯粹韵律,现代筝曲之极致张力,音乐语言之平实达意,力图展现自在自性、纯真质朴的内心世界。古筝:倪一鸣中国音乐学院古筝博士一年级在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0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帆老师。2016年考入学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师从胡菁副教授。期间曾得到王中山教授、吴青副教授的悉心指导。202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中山教授。202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师从王中山教授。主要获奖经历:2022年入选首届中国音乐学院“拔尖人才计划”;2023年获第四届“敦煌杯”古筝比赛职业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星”第一名;2024年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优秀展演”(第一名)。古筝:叶俊灵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自幼启蒙于马秀艳老师、闫志忠老师、闫明老师。曾受教于林坚教授。2010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古筝专业,师从任洁教授、詹倩老师。20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在读期间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2020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学位,同年以古筝专业第一名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跟随王中山教授继续深造。多次参与CCTV器乐录制、腾讯视频《邻家诗话》节目录制,在读期间于中山音乐堂参演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2019年参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2023年受邀参与第三届国际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开幕式演,2024年参与“筝乐青蓝·国音飘香”古筝新作品音乐会,首演由青年作曲家陈哲创作的古筝独奏作品《客而家焉》。古筝:刘久暄中国音乐学院筝演奏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会员。201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本科期间自二年级起师从温展力副教授学习第二专业作曲。主要作品有:民族管弦乐《心中的风》、筝独奏《山行》(获2024年中国筝原创作品评选“十佳优秀作品”奖)、民族室内乐《千里》(获2024年第三届敦煌奖——中国民族室内乐与独奏新作品展评活动“评委会特等奖”)《云》(新艺民族室内乐团委约)、《第一古筝三重奏》、筝二重奏《手谈》、小阮与大阮《相和歌》、中音板胡与钢琴《幽默曲》(获2024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胡琴作品征集活动“优秀胡琴作品展演”奖)等等。古筝:李姿中国音乐学院筝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2022年获本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金奖;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复赛入围;第四届“敦煌杯”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职业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人”;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古筝专业A-1组三等奖。曾参与北京世园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东方的墨韵》、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闭幕式演出、中国音乐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开幕式音乐会。古筝:刘行中国音乐学院2023级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0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小,2012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胡彤彤教授,学习期间曾受吴青副教授指导。2018年以古筝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本科期间加入“指韵弦和”筝团,参与多场古筝专场音乐会。202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古筝专业硕士学位,师从王中山教授。曾获湖北省首届古筝分级大赛中获少年专业组金奖;首届秦岭杯陕西筝曲大赛专业少年组一等奖;第六届“长江钢琴杯”甲组器乐组古筝一等奖;武汉音乐学院“学院杯”古筝青年组三等奖;入选武汉音乐学院第二层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21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武汉音乐学院校内选拔赛古筝组第四名。曾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百人古筝录制、中山音乐堂“筝嵘岁月”王中山师生古筝音乐会。古筝:吴振英中国音乐学院2023级筝演奏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1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副教授。2022年获研究生推免资格,跟随王中山教授学习。重要演出及获奖经历:2021年参演“国音筝韵”王中山教授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古筝专场音乐会、中国音乐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筝扬国韵”纪念曹正百年诞辰古筝音乐会;2022年获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活动职业组组合组“民乐之星”(最高);2023年获2022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职业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人奖”;2024年入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合组。古筝:焦麒睿中国音乐学院研二古筝专业学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中山教授。2024年起,跟随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金星三学习伽倻琴。本科师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宋心馨副教授,期间跟随中国音乐学院副校长黄虎教授辅修音乐学第二专业。曾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跟随焦力教授习筝。钢琴:计璐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钢琴艺术指导,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专业青年组优秀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奖伴奏。香港国际音乐节钢琴比赛专业组二等奖,韩国大邱世界音乐剧节组委会最高奖项--DIMF特别大奖:2008 年受邀参与著名音乐人三宝原创音乐剧-《蝶》,担任键盘手,并进行全球巡演,受邀与《妈妈咪呀》原版艺术指导Mike 合作,担任《妈妈咪呀》音乐剧中文版艺术指导;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参与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潘德列斯基-演出季,任钢琴演奏和 celesta 演奏;多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惠民系列演出暨中山音乐堂打开艺术之门系列音乐会的演出;多次受邀与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演出,并与中国三大男高音合作专场演出;多年来,活跃于国内外重要音乐会及重大比赛中,连续两届参加中国最高等级赛事--金钟奖,参与指导的选手均获得优异成绩;近十年来,随王中山教授在国内外进行古筝专场音乐会巡演多达百场以上,受到好评。打击乐:郑瑀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PAS(中国)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理事、日本大坂国际音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文华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乐团特聘专家。鼓风打击乐团,soul灵魂室内乐团,新九州室内乐团首席打击乐。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教育家方国庆,焦山林,王以东教授。作为新生代的打击乐演奏家,他是集古典,民族,流行的跨界音乐人。与不同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有着广泛的具有影响力的深度合作。在2018年荣获日本大阪国际音乐比赛室内乐组合最高奖。作为演出策划人,他成功策划主办了《无界I》“玩转民乐”、《无界II》“侠骨柔情”、《无界III》“岁月如歌”、《无界4》“经典永恒”系列音乐会和纪念皮亚佐拉逝世25周年《永远的皮亚佐拉》《吹响吧!童话的号角!》《指尖上的幻想》《疯狂DE节奏》等风格多样的音乐会并深受观众喜爱。2008年参加全国打击乐作品比赛(成都),获得个人演奏金奖。同年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演出音乐打击乐部分的演奏录音工作。2012年参加第四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比赛,获得传统组合金奖。近些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四川卫视跨年晚会,《我是歌手》《中国之星》《造梦者》《风华国乐》等节目录制。曾受邀为冯小刚电影《芳华》姜文电影《邪不压正》配乐录音。他合作过的歌手有刘欢,成龙,龚琳娜,谭维维,Gai,郭峰,程璧等。曾于美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Michael Udow合作,世界首演《The Abyss of Time》,2013-2014连续两年受邀参加韩国泗川国际打击乐音乐节,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14年受文化部邀请参加阿尔及利亚“Andalouse”音乐节。2015年受芝加哥交响乐团邀请参加中国新春专场“聆听中国”音乐会。2015-2016年在北京举办了《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要从南走到北II》郑瑀打击乐独奏音乐会。2017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鼓乐达人》大瑀和他的朋友们打击乐音乐会。2018年在成都举办了《大瑀和他的朋友们》千人户外打击乐独奏音乐会。2019年受文化部邀请参加“新年戏曲晚会”担任领奏。曾录制中央电视台“庆祝十九大召开”晚会担任领奏。其代表作品有《星雨》《瑰丽丛林》等。先后参演出访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20余个国家。作为当今舞台上最为活跃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之一,每年演出达100余场,积极探索尝试打击乐与不同器乐之间的跨界表演艺术,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

07-01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秦筝天府·周望教授师生音乐会、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

当千年秦筝的余韵,撞上烟火缭绕的天府之国,宝子们!准备好让耳朵“尝鲜”了吗?时间2025年7月3日晚19:30地点四川音乐学院武侯校区(大音乐厅)票价280元/380元/480元团购热线:13438874173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票主办单位四川音乐学院承办单位继续教育学院美育学院社会培训与考级中心协办单位民乐系 艺术处这场音乐会,是传承的舞台,是青春的绽放,快来奔赴这场约,和我们一起,让筝声点燃这个城市的夜晚,留下属于你我的 “音乐记忆” 吧!曲目单《绣金匾》筝弹秦声的先声作品《夜深沉》京期曲牌王中山改编《苍歌引》陈哲 曲《晓雾》王中山 曲《秦土情》古筝重奏 周展 曲《望云赋》周展 曲《易》陈哲 曲《轻舟泛月》王钰 曲《如是》王丹红 曲《美丽的壮锦》筝重奏 黄枕宇 曲《百花引》陕西筝曲周延甲 曲 朱毅编配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阵容简介周望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巴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筝派重要代表人物。周望师从其父陕西秦筝领军人周延甲先生学习秦筝,并先后师从高自成、曹正、项斯华、杨秀明、范上娥、史兆元等各派筝家名师学习。从1977年担任中央歌舞团独奏开始一直活跃在国内外乐坛,不遗余力弘扬推广秦筝艺术,1979年首演录制《秦桑曲》,先后录制《姜女泪》《凄凉曲》《道情》《百花引》《倾杯情》《新番罗江怨》等一批秦筝经典作品。出版个人专辑《高山流水》、《北派传统精髓》、《名家名曲》CD光盘、《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筝考级》DVD光盘、《名师周望师生现场音乐会--表演艺术黄金十四年》等DVD光盘。发表学术论文《秦筝 秦人 秦声》、《古筝名称及其由来》。演奏教学四十多年以来培养了一批优秀古筝演奏人才,他们不仅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大赛、文华奖比赛、CCTV中国电视器乐大赛三项国家级大赛中荣摘金夺银,还活跃着当今舞台上。多次荣获中央音乐学院最高荣誉奖——“金校徽”奖、多次荣获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多次荣获文华奖展演“园丁奖”。并在2016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24年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荣誉称号。创作方面整理改编陕西筝曲《老龙哭海》、《欢音曲》、《明妃怨》(二胡古筝二重奏)等,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黄枕宇教授共同创作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声声慢》、《映像》。其业绩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名人录》、《华乐大典·古筝卷》典籍。周本立出身于音乐世家。自幼随祖父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习筝。后师从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2008——202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科、研究生学习。先后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吉炜、滕春江、周望教授。2023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学位。丁雪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博士(在读)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舞台表演人才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古筝第一名文华奖组合类最高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古筝教师师从我国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200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2010、2016年连续以优异成绩升入中央音乐学院初高中、本科部。2019年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继续攻读中央音乐学院古筝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多次荣获专业优秀奖、宝钢教育奖学金、傅成贤纪念奖学金;2023年以优异成绩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曾先后参加“伟大征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设立十周年优秀节目展演、文化部《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第二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开幕式等重要演出。杜娜君中央音乐学院研一,201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1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苏畅,2024年以文化课第一名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2015年代表学校赴美参加艺术节交流活动,参与“中西音乐对话”音乐会的演出。2013年-2019年期间多次跟随中国少年民族乐团、中国少年弹拨乐团参与演出;2020年参与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2021年-2025年间参与录制《畅响筝团》系列专辑并发行。2019-2024年间跟随“畅响筝团”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国图音乐厅、北京艺术中心等地演出。2022年作为古筝演奏嘉宾参与国家大剧院《道是风雅却寻常—藏在古诗词里的音乐》的演出。2023年-2024年间多次作为常驻演奏嘉宾参与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聆听山河系列演出。2023年8月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2024年8月发行个人古筝独奏数字专辑《筝·撷菁》。2025年3月发行个人古筝数字专辑《弦歌》。2024年九月参与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的演出,担任古筝演奏员。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录制《风华国乐》《一起音乐吧》等节目。王钰青年古筝演奏家,筝乐创作者,“文华奖”金奖,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得主,中央音乐学院“BOB”“TOP10”双项拔尖人才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艺境民族室内乐团古筝演奏家,中国首支以演绎新古典音乐、世界音乐为核心的古筝/手碟/钢琴职业室内乐团“奇境旅行三重奏”(Wonderland Travel Trio) 古筝独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师资培训古筝教师。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201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2023以民乐系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研究生,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曾多次受邀举办个人音乐会,足迹遍布各地;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节目录制;多次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学校作为独奏演出。2014年获文化部举办的第五届“文华奖”少年组金奖。2015年获第二届“敦煌杯”职业少年组金奖第一名。2016年成功入选中央音乐学院附中“TOP10--亿阳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古筝专业第一)。2018年在广州“盛世华筝--古筝音乐节”成功首演作品《海之波澜》并获特别金奖(演奏奖)。2020年成功入选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计划”。2021年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22年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与“傅成贤纪念奖学金”双项荣誉。2022年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举办的第一届“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获评为职业组“民乐之星”。近年来曾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参与人物专访,登上国家级核心期刊,如:《乐器》《琴童》《小演奏家》等杂志封面,在全国各地举办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足迹遍布美国,法国,韩国以及中国的香港,上海、浙江、重庆,河南、扬州、吉林等地,合作多位著名指挥家,如:夏小汤、汤沐海、陈琳、林大叶、肖超、马帅等,还曾受邀参演多场重要演出:中俄建交70周年建交会议演出担任独奏、2018“音乐小天使”年度音乐会担任独奏合作汤沐海指挥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型民族管弦乐《雄安》合作河北民族乐团担任独奏、2024年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先后首演个人创作的古筝、手碟、钢琴三重奏《尘雾涅槃》;“千年绝响——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合作湖北编钟国乐团担任独奏演出;出版发行专辑如:《白桐曲--王钰筝乐演奏会专辑》;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发行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少年演奏家系列《王钰--古筝独奏音乐专辑》、于2023年5月4日青年节在华为音乐平台独家发布的《风起》王钰古筝数字专辑、2024年4月由王钰本人亲自作曲的作品集《尘雾涅槃--王钰古筝独奏专辑》、国内首张以古筝/手碟/钢琴为主要编制,新古典音乐/世界音乐为核心的室内乐专辑《奇境旅行2:群星孤辉》。在独奏演奏身份外,参与组建中国首支以演绎新古典音乐/世界音乐/即兴音乐为主的古筝/手碟/钢琴职业室内乐团“奇境旅行三重奏”(Wonderland Travel Trio)并担任古筝独奏家,合作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奇境旅行》系列专辑,于全国各大剧院、知名国际音乐节巡回演出,如国家大剧院、北京/上海Blue Note爵士俱乐部、上海保利剧院等,得到广泛好评,该乐团填补了中国古典职业室内乐团在此领域的历史空白。同时,作为古筝演奏者积极投入古筝创作和改编中,改编如《瑶族舞曲》《燃·洄漩》等大量乐曲,创作《轻舟泛月》《尘雾涅槃》《青山游》等数十首古筝独奏/协奏作品,筝与古典手碟二重奏《萦绕》《隐世之地》《雨,森林,影子》,双手快速练习曲《风起》《茫》,还多次受邀世界首演大量古筝作品、为古筝新作录音。其中首演的《海之波澜》于“盛世华筝古筝音乐节”获特别金奖,《如梦令》在中央电视台CCTV15欢乐中国年特别节目中播出,改编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你走》收录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筝的经典》。俞骁函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在读,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望老师,201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2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25年以民乐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2011年参加 马尔代夫国家艺术中心举行的“文化中国·马尔代夫行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出活动。2019年参加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在决赛中荣获职业少年古筝组第三名。2019年参加新加坡莱佛士文化艺术节,同时荣获华乐专业少年组冠军和最具才华奖两个奖项。 2020年在"第四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古筝少年组金奖和古筝重奏组金奖。2022年获得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组古筝青年A组“民乐之星”。2022年 获得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展演古筝独奏职业青年A组 金奖第一。2022 2023年 两次代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参加第六届,第七界中国戏曲文化周。2023年 荣获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青年A组“敦煌古筝新秀”称号。2024年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同民乐系师生一起参加“龙舞新春,欢乐春节”赴德国,希腊演出。2024年同时获得乐海杯·国乐艺术节暨第二届乐海杯民族器乐大赛古筝职业青年A组金奖第一名并入围“刘德海国乐英才”奖学金竞演。周思含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古筝专业学生,翡翠·炫音筝团成员,出身于音乐世家。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声乐。后随父亲—秦筝传人周展教授习筝,深得秦筝精髓,并曾得到孙文妍、周望、苏畅等专家教授的指点。曾获杭州市“校园好声音”(声乐)第三名和最佳人气奖;中国澳门第二届“良匠杯”古筝艺术节金奖;第六届敦煌中国民族器乐·民族舞蹈艺术周公开赛少年A组金奖;第14届中新国际音乐比赛少年A组金奖;第二届何占豪古筝国际展演专业少年组银奖;2019年参演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展演音乐会,演奏秦筝代表作《秦桑曲》。2019年5月参加致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问世60周年系列活动,录制何占豪老师筝乐代表作《茉莉芬芳》MV。2020年10月 参加“丹青点翠”王丹红、方岽清作品音乐会。2020年12月 参加翡翠筝团录制《我的祖国》。2021年11月参演莲韵筝艺炫蓝天古筝专场音乐会。2021年11月参演“⺠⻛国韵颂仁智” ——王建⺠、周煜国筝乐作品音乐会。2022年8月参演“秦筝归秦”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纪念音乐会(北京、杭州)。2023年12月参演“秦筝归秦”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纪念音乐会(西安),首演作品《望云赋》。2024年2月参演维也纳翡翠筝团新年音乐会,与维也纳弦乐四重奏合作。杨翘楚出生于江苏扬州,自幼热爱艺术,酷爱音乐。7岁习筝,9岁起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同时跟随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于秋璇老师学习。202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继续师从周望教授学习至今。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二年级。 2019年cctv中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优秀奖。2019年第二届“良匠杯”澳门古筝艺术节儿童B组金奖第一。2019中国·扬州“广陵杯”第五届青少儿国际古筝邀请赛获得儿童B组金奖第一。2019年首届何占豪古筝作品国际大赛金奖。2023年7月在扬州成功举办“广陵筝韵”首场个人独奏音乐会。2024年1月受邀赴南宁、北海成功举办“秦筝楚韵”古筝独奏音乐会。2024年10月 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专业优秀奖”奖学金。2024年11月 获得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一等奖。彭澍山东济宁人,6岁习筝,启蒙于郭甜甜老师,后师从赵林老师,青年古筝演奏家赵洁楠老师。2021年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周望教授,202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曾获得:2022年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古筝展演山东选拔赛业余少年组第一名。2024年乐海杯“新锐国乐人才”。2024年澳门国际音乐嘉年华古筝少年B组特等奖。2024年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古筝C2组三等奖。王迦语涵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年级,师从周望教授。2022年小金钟山东选拔赛专业组金奖第一名。2023年“敦煌杯”古筝艺术菁英展演“新秀奖”。入选“音乐小天使”优才培育计划,与指挥家汤沐海、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协奏曲。2024年“国韵杯”民族器乐展演“未来之星”。2024年北京传统音乐节民族乐器高中组第二名。2024年,与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举办个人音乐会。杜娜莹2010年出生,五岁跟随姐姐杜娜君习筝,2020年师从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苏畅副教授,202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2020年德国爱乐音乐大赛-北京地区古筝儿童B组金奖。2021年“敦煌杯”-第六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儿童B组金奖。2021年“普乐杯”器乐大赛北京赛区儿童B组金奖。2022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古筝展演北京赛区选拔活动中,荣获业余少年A组“北京古筝新星奖”。2022年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中获得非职业组(古筝)少年A组“民乐之星”,入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优秀民乐人才扶持计划”。栾景旭/艺术指导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钢琴艺术指导青年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聆教授。赵思智/艺术指导当代打击乐演奏家、作曲家、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打击乐协会IPA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执行长;“壹基金”特聘专家;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教师;西南交通大学锦瑟中乐团常任指挥;四川农业大学特聘艺术指导;四川交响乐团特聘艺术指导;鼓韵打击乐器国际代言人;LRhythm打击乐器国际代言人;个人及作品入选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著《华乐大典 打击乐卷》“文论篇”及“乐曲篇”。著有百余首器乐作品,包含打击乐独奏、重奏、协奏,民族乐器独奏、民族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等。其中多首作品被选录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考级教程、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考级教程、中央民族大学打击乐考级教程、香港中乐团打击乐考级教程等书籍,并被各类国际国内打击乐大赛作为指定曲目使用。来音乐现场!当“筝” 粉!让传承的光,点亮你对传统文化的新想象,解锁专属于你的“音乐彩蛋”。

07-01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敦煌国乐·琴台知音首届大学生古筝艺术节圆满落幕

2025年6月21日-22日,由湖北民族管弦乐学会指导的“敦煌国乐·琴台知音”首届大学生古筝艺术节圆满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20余所高校的近三百余名古筝学子齐聚一堂,以琴会友,共襄盛举。艺术节期间,各高校学子通过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诠释。活动现场琴声悠扬,既有经典曲目的深情演绎,也不乏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之作,充分展现了古筝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据悉,本届艺术节还特别设置了高校古筝教师论坛,十余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就古筝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古筝艺术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此次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更彰显了高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青春力量。(胡婷婷老师为表演专业A组特金奖选手:邹心怡颁奖)(杨小丹老师为表演专业B组特金奖选手:张维雅颁奖)(张川老师、刘洋洋老师为重奏A组特金奖:《川流不息》演奏者颁奖)(赛场掠影)

06-30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在希望的田野上——古筝专场音乐会

古韵新声:一场汇聚经典与创新的古筝音乐会,为您呈现描述土家儿女欢快对话的《妹娃河》,勾勒江南水乡婉约景致的《姑苏城》;以激昂曲调再现江湖风云的《卧虎藏龙》,更有融合现代节奏的《动感弹拨》。独奏与重奏等多样形式邀您共赏这场动人心弦的声韵华章。音乐会信息·时间·2025年7月6日 周日 19:30·地点·武汉琴台音乐厅特邀嘉宾胡彤彤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古筝教学与舞台艺术实践研究,任教以来多次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教学汇报音乐会,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录制出版《陆游与唐婉》、《水墨画》等古筝演奏专辑,出版专著《中国古筝名曲“悦读”》(合著)、《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代表-古筝演奏研究》(合著)。近年来专注于古筝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多项省级、校级研究课题,培养的学生数次在国家级、省级各大比赛中获奖,本人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陈韵宇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先后师从高雁教授、吴青教授、尹璐教授。长期受教于中国音乐学院王中山教授,并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李萌、袁莎、吉炜多位老师指点。曾荣获“第六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金奖 ;“长江之春”青年音乐家比赛民族器乐组银奖;“翰雅杯”首届中国古筝艺术传统流派及民间风格作品演奏(成都)邀请赛“河南流派最佳演奏奖”等多项殊荣。成功举办多场独奏音乐会,出版《陈韵宇古筝独奏专辑》。随“长江之韵”艺术使团出访欧美。撰写学术论文发表于全国音乐核心期刊。作为负责人和骨干成员承担多项省级、院级课题。受聘于湖北名师工作室。所培养学生多人入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因在全国专业赛事中获奖而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王帅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七岁起随母亲赵六茹习筝,后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师从胡菁副教授。求学期间,曾多次得到吴青教授、高雁教授的悉心指导。201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攻读古筝表演专业型硕士学位,师从王中山教授。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组第六名、“湖北音乐金编钟奖”第一名、“长江之春”青年音乐家大赛金奖等。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栏目录制,应邀参加各地方卫视的节目录制,多次举办古筝专场音乐会及专业研修班,跟随导师王中山教授参与科研项目《华乐大典--古筝卷》的编辑整理工作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古筝演奏业余考级标准教材》的编辑校订工作。任教以来,所指导学生先后在国内外古筝专业比赛中获得佳绩,本人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李晓雁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任教期间,曾在国内举办多场个人专场音乐会;开办古筝讲座与大师班课程近百场;代表武汉音乐学院,赴美国密歇根大学、香港、台湾等地进行交流演出;发表学术论文4篇,出版学术著作一本、参与编著了《中国古筝名曲“悦”读》;主持完成了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研究项目和武汉音乐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培养的学生在省级、校级的专业大赛中获奖,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何伊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硕士,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敦煌·五洲琴韵”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金奖获得者; 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专业青年组特金奖获得者; 第十一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古筝大赛半决赛入围奖获得者;第二届“翰雅奖·中国传统筝曲演奏邀请赛”铜奖获得者。6岁习筝,启蒙于尹长平老师。2007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高雁教授,在校期间多次受到吴青副教授的悉心指导。201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师从王蔚教授。任教以来,多次主持并参与省级、校级科研项目。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入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重大古筝比赛中斩获大奖,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雷思雨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200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小,2004年免试直升附中,2010年、2014年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研究生部。在校期间师从高雁教授、尹璐教授、胡菁副教授,并长期受教于李萌教授。曾在第六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长江之春”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等比赛中获奖。与武汉爱乐乐团、东方交响乐团、武汉音乐学院中乐团成功合作演出多场大型音乐会。多次受邀参加各大音乐院校的交流演出活动及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节目录制。曾参与多项省级、院级课题研究项目,并参与多首单曲的古筝配乐录制工作。任教以来,培养多名学生入选学院拔尖人才,并在诸多大赛中取得佳绩。牛梦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古筝专业讲师,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古筝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祁瑶教授。七岁习筝,启蒙于古筝艺术家赵六茹老师。曾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本科,师从古筝演奏家尹璐教授。在校期间多次求教于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吴青教授、高雁教授、王中山教授。曾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类比赛优秀奖,“第五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民乐组合类比赛铜奖。参与《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业音乐院校传统古筝曲目的创新研究》。受邀参加“第二届 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琴台知音古筝艺术节特金奖获奖选手”共同演绎演出曲目《妹娃河》《姑苏城》《卧虎藏龙》《梁祝》《阳光·大地》《赛马》《动感弹拨》《在希望的田野上》《渔舟唱晚》《我和我的祖国》曲目以当日演出为准,演出时长以现场为准。

06-30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丝路乐章・共融新韵 | 东方民族器乐国际交流赛

活动宗旨为庆祝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东方音乐系正式成立,促进东方民族器乐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学术融合,由西那瓦国际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与国际音乐文化联合会(International Musical Culture Association)共同主办的《丝路乐章・共融新韵》东方民族器乐国际交流赛,将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 - 25 日在泰国曼谷隆重举行。赛事以 “传承东方音律,共谱丝路新章” 为核心,面向全球青少年及专业音乐人,通过竞技、大师班、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搭建东方民族音乐的国际展示平台。优秀选手将入选 “西那瓦东方音乐人才库”,获邀参与国际巡演及学术项目,助力东方音乐文化的全球传播。【活动概况】名称《丝路乐章・共融新韵》东方民族器乐国际交流赛时间2025 年 8 月 22 日 - 25 日(8 月 26 日返程)地点泰国・曼谷 | 西那瓦国际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主办单位西那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国际音乐文化联合会官方语言中、英、泰三语【日程安排】注:时间的安排根据各组别报名的人数可做临时调整8 月 22 日全天报到领取参赛证件及资料包8 月 23 日(下午)开幕式暨西那瓦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东方音乐系成立音乐会(晚上)学术讲座(特邀中泰专家主讲)8 月 24日(上午)国际交流赛(下午)国际交流赛(晚上)学术讲座(特邀中泰专家主讲)8 月 25 日曼谷文化体验日(大皇宫、湄南河文化之旅)闭幕式颁奖音乐会8 月 26 日早餐后统一送机,返程【比赛信息】一、参 赛 组 别(一)独奏组01 幼儿组年龄要求:5-6周岁(2019-2020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3分钟)备 注:可看谱演奏(允许监护人陪同)02 儿童A组年龄要求:7-8周岁(2017-2018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4分钟)备 注:鼓励加入民族元素,需脱谱演奏03 儿童B组年龄要求:9-11周岁(2014-2016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4分钟)备 注:鼓励加入民族元素,需脱谱演奏04 少年A组年龄要求:12-14周岁(2011-2013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5分钟)备 注:可演奏改编版传统曲目 原创曲目需附乐谱及版权声明05 少年B组年龄要求:15-17周岁(2008-2010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5分钟)备 注:可演奏改编版传统曲目 原创曲目需附乐谱及版权声明06 青年组(非专业)年龄要求:18-26周岁(1999-2007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6分钟)备 注:面向非专业院校学生及爱好者07 本科生组(专业)年龄要求:18-26周岁(1999-2007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7分钟)备 注:音乐院校在读/毕业 需提交在读证明或毕业证 必选一首传统曲目08 研究生组(专业)年龄要求:18-26周岁(1999-2007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7分钟)备 注:音乐硕士/博士在读或音乐硕士/博士毕业 必选一首传统曲目 需提交在读证明或毕业证 需提交原创作品阐述(中英泰三语版)(二)重奏组01 幼儿组年龄要求:5-6周岁(2019-2020年出生)演奏形式:合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4分钟)备 注:2人以上,乐器类型需含至少 2 种东方民族乐器 可看谱演奏(允许监护人陪同)02 儿童组年龄要求:7-11周岁(2014-2018年出生)演奏形式:合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5分钟)备 注:2人以上,乐器类型需含至少 2 种东方民族乐器 鼓励加入民族元素,需脱谱演奏03 少年组年龄要求:12-17周岁(2008-2013年出生)演奏形式:合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6分钟)备 注:2人以上,乐器类型需含至少 2 种东方民族乐器 可演奏改编版传统曲目 原创曲目需附乐谱及版权声明04 青年组(非专业)年龄要求:18-26周岁(1999-2007年出生)演奏形式:合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7分钟)备 注:2人以上,乐器类型需含至少 2 种东方民族乐器 面向非专业院校学生及爱好者05 本科生组(专业)年龄要求:18-26周岁(1999-2007年出生)演奏形式:合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8分钟)备 注:2人以上,乐器类型需含至少 2 种东方民族乐器 音乐院校在读/毕业 需提交在读证明或毕业证 必选一首传统曲目06 研究生组(专业)年龄要求:18-26周岁(1999-2007年出生)演奏形式:独奏曲目要求:自选一首作品(时长≤8分钟)备 注:2人以上,乐器类型需含至少 2 种东方民族乐器 音乐硕士/博士在读或音乐硕士/博士毕业 必选一首传统曲目 需提交在读证明或毕业证 需提交原创作品阐述(中英泰三语版)二、 乐器范围中国乐器:二胡、古筝、琵琶、柳琴、古琴、中阮、扬琴、竹笛、巴乌、葫芦丝、唢呐、笙等泰国及东南亚乐器:围锣、伽倻琴(韩国)、独弦琴(越南)、尺八(日本)等其他东方乐器:阿拉伯弹拨乐器、中亚吹管乐器(需提前向组委会报备)【赛程规则】(一)赛制流程时间:8 月23—24 日(全天)形式:独奏/合奏均为现场演奏 评委现场打分(百分制,保留两位小数)顺序:赛前 24 小时公开抽签注:1.组委会有权根据曲目编排调整顺序 2.时间的安排根据各组别报名的人数可做临时调整(二)评审机制评委构成:中泰两国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演奏家、国际音乐文化联合会认证艺术家评分标准:技术准确性 40% + 艺术表现力 30% + 文化诠释度 20% + 舞台礼仪 10%【奖项设置】奖项名称奖励内容No.1丝路金韵大奖(各组别 1 名)1、定制纯银鎏金奖杯(泰国工匠手作)2、评委亲笔签名获奖证书3、受邀闭幕音乐会进行展演No.2金奖(参赛人数 15%)1、水晶奖杯2、评委亲笔签名获奖证书3、受邀闭幕音乐会进行展演获金奖选手,可免专业测试进入西那瓦大学东方音系No.3银奖(参赛人数 25%)1、泰式手工木雕奖牌2、评委亲笔签名获奖证书No.4铜奖(参赛人数 35%)1、赛事荣誉证书2、东方音乐文献套装(中泰双语)No.5优秀表演奖1、赛事荣誉证书2、赛事纪念徽章特别奖项:最佳原创奖:奖励原创曲目作者,颁发 “东方音乐创新奖” 证书及创作基金院校团体奖:授予组织 5 人以上参赛且晋级率≥50% 的机构,颁发 “卓越组织单位” 牌匾艺术委员会 专家介绍王永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前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弓弦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顾问刘建宽国家一级作曲、浙江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主任。现为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创作了一大批音乐作品与八十多部戏剧音乐作品張列指揮家、中國指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國家一級指揮、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現任南京民族樂團、河南民族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曾任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廣播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及樂團創作研究室作曲;浙江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陝西廣播電視民族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王蔚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多所艺术院校客座教授,特聘硕、博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廿一筝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吴樟华著名笛子演奏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竹笛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教育部职业院校音乐表演(竹笛演奏)技术技能大师,浙江省文旅厅优秀专家。周展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副院长,浙江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副团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翡翠”筝团艺术总监,秦筝传人。艺术委员会,成员介绍(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吹管专业成员常轶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竹笛专业教师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赵松庭笛子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陈少诺福建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福建省民管协会南箫专委会顾问冯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笛箫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福建校友会会长中国箫埙委员会副会长。华逸飞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音乐家协会民管会理事上海松江音乐家协会秘书长“衿音”民族室内乐团团长上海松江职工艺术团民族室内乐团团长兼常任指挥姜妍竹笛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演奏员江苏省柳琴剧院笛、箫、埙演奏员江苏省竹笛学会理事钟之岳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古琴协会会长上海音协民管会常务理事与笙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徐汇古琴研究会副主任国际古琴学会常务理事等朱炜浙江民族乐团青年笛箫演奏家,管乐声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赵松庭笛子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杭州排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拉弦专业成员陈春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上海音协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高阳浙江民族乐团青年胡琴演奏家曾荣获国际第二届中国器乐赛拉弦乐专业组金奖;2009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优秀奖等孔艳艳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二胡教师浙江音乐学院侨联会副会长美国“中国传统音乐基金会(TCMF)”董事浙江民主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卢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板胡、二胡青年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传统音乐专业委员会委员毛清华⾹港中乐团胡琴联合⾸席⾹港演艺学院中乐系胡琴专业导师⾹港教育⼤学⾳乐系⼆胡专业导师吴彬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二胡副教授、民乐教研室主任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张咏音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重奏合奏教研室主任博士,二胡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赵元春青年二胡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弓弦教研室主任张雨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奏员,一级演奏员民族管弦乐协会二胡理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钱塘新区民族管弦乐团指导老师弹拨专业成员段廉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附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段妍頔浙江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二级演奏员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韩颖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在读原新加坡华乐团阮咸演奏家及中国音乐学院民乐团弹拨乐声部长兼阮首席兰庆炜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秦筝学会副秘书长延安市第二批“圣地英才”李跞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协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管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音协琵琶学会专委会副会长、秘书长林玉洁国家一级演奏员福建省歌舞剧院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柳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复评专家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客座教授刘芳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师青年琵琶演奏家在上海青浦朱家角“水乐堂”演出中担任琵琶独奏陆笑姿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古琴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古琴研究会秘书长牛矾琼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曲明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陕西省秦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安筝团团长兼艺术指导盛茜杭州歌剧舞剧院青年古筝演奏家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理事汤晓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协琵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琵琶演奏家薛莲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秦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秦筝学会会长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祝杭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柳琴、阮、三弦委员会副主任赵瑾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民管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张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琵琶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民族管弦乐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室内乐专业成员陈晓栋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专业教师著名青年指挥家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民建上海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黄晓童青年作曲家,演奏家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作曲教师泰国西那瓦大学艺术与哲学学院东方音乐系主任孟醒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民族乐团创始人(持续更新中……)【报名细则】(一)报名材料1、填写完整的报名表(中英文版,附 2 寸免冠证件照)2、身份证明扫描件(护照 / 身份证)3、专业组选手需附加:音乐院校在读证明 / 毕业证、原创作品版权声明(如有)(二)费用说明参赛费:5980元 / 人陪同费用:3300元 / 人(含:3 晚酒店住宿、赛事期间餐饮、文化体验活动、保险及交通接驳;不含:往返机票及签证费)早鸟优惠:6 月 30 日前报名可享9 折(以缴费到账时间为准)缴费方式:通过组委会指定银行账户转账(账户信息详见官网)(三)活动参赛报名咨询中国地区参赛咨询扫描上方二维码邮箱:3912718595@qq.com报名表下载(请扫描下载):中国区报名中心电话:+86-18611033525(工作日 9:00 - 18:00)邮箱:897256955@qq.com(邮件标题:姓名 + 组别 + 参赛报名)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 1 号嘉里中心 (赛事中国代表处)邮编:100020泰国组委会地址:泰国曼谷西那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电话:(泰语 / 英语服务,暂未公布)【参赛须知】着装要求:决赛需着传统民族服饰(如汉服、泰式传统服装)或正式演出服版权声明:参赛曲目若涉及改编或原创,需提交著作权人授权书(原件备查),赛事录音录像版权归组委会所有健康承诺:需签署《健康及安全承诺书》,隐瞒重大疾病导致的后果由本人承担行程管理:活动期间须遵守组委会统一安排,擅自离队者取消参赛资格1.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西那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与国际音乐文化联合会共同所有2.报名即视为同意遵守赛事所有规定,选手签名具有法律效力参赛者签名:______________日期:2025 年____月____日【特别提示】•签证协助:组委会可提供官方邀请函,泰国执行落地签政策(需在 7 月 31 日前提交材料)•保险建议:建议自行购买涵盖医疗、意外及行程取消的国际旅行保险报名邮箱3912718595@qq.com报名微信

06-30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何占豪携手吕思清献礼《梁祝》66周年交响音乐会

·演出信息·“六六弦歌,何乐传情”梁祝66周年何占豪作品大型东方交响音乐会【广州站】-演出时间-2025年8月29日(周五/七夕)20:00-演出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演出时长-预计100分钟(含中场休息)-演出票价-100/ 180/ 380/ 480/ 580/ 680/ 880元限时7折起!-扫码购票-*票品为有价票券,非普通的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深圳站】-演出时间-2025年8月30日(周六)20:00-演出地点-深圳音乐厅-演出时长-预计100分钟(含中场休息)-演出票价-100/ 180/ 380/ 480/ 580/ 680/ 880元限时7折起!-扫码购票-*票品为有价票券,非普通的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06-30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音乐人已认证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