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贾青、徐溢演唱歌曲。
舒婷古筝
发布
陈跃群
满满的家国情怀!
新年新声,迎新春。2月9日,上海“未来之星”“迎新春”大型交响协奏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盛大举行。由上海大学明珠筝乐团倾力演奏的《满江红》奏响现场,乐声悠扬,如同历史的回声,在观众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此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展现。它不仅展现了古筝与交响乐的完美结合,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在当下中华优秀文化备受推崇的背景下,其激昂的民族旋律与强烈的家国自豪感,深深触动了现场观众的心弦,赢得了热烈掌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邱玥老师携明珠筝乐团俞苏畅、褚欣琪、陈婧、邵嘉怡和邱瀚逸联袂演奏,激昂的古筝旋律与磅礴的交响乐完美融合。古筝的独特音色,时而细腻如泣,倾诉着英雄的无奈与悲愤;时而激昂铿锵,宛如战场上的金戈铁马,激荡人心,令人热血沸腾。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亲身感受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偌大的音乐厅内,《满江红》激荡响起,古筝合奏与交响乐团共同演绎,更显历史的雄浑壮阔与时代回响。此次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高度评价。此次专门从苏州赶来观看音乐会的贺先生感慨道:“在新春伊始,欣赏这样的民族旋律演奏,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顿时不一样,也格外开阔,真是太美了”。
筝闻速递
发布
期待
千年弦韵传今声,一把古筝诉深情。千百年来,古筝的弦音传递着自然的声音与人类情感的共鸣。3月15日,古筝演奏家吉炜教授“天地间”主题专场音乐会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举行。吉炜教授通过古筝的弦音,将天地间的浩渺与人文情怀化作音符,为听众们献上一场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筝乐盛宴。2月17日,音乐会门票正式开售。吉炜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始终致力于古筝演奏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古筝艺术现代化创新与国际化推广。曾荣获第七届中国金唱片最佳演奏奖、中国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本次“天地间”专场音乐会,将以古筝为媒介,跨越时空的界限,演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展现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音符的跌宕起伏,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地的广袤与神秘,娓娓道来,引领观众在音乐的海洋中,探寻生命与宇宙的奥秘。《天地间》作为本次演出的灵魂之作,是古筝演奏家吉炜教授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内核,倾力创作的全新作品,是吉炜教授独自创作的心血之作,本次音乐会也是吉炜教授首次公开演奏《天地间》这首作品。作品以庄子天人合一思想为精神坐标,通过古筝独特的音色张力与当代作曲技法的融合创新,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艺术桥梁。让千年文化基因在现代音乐语境中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在此基础上,本场演出还通过多元的曲目安排进一步突出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每一首曲目都在传统与现代、东西文化之间找到了独特的切入点,既保持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又通过现代手法进行了全新的表达。无论是音色的运用、技法的创新,还是跨文化元素的融汇,演出都展现了当代音乐人在继承与创新之间不断求索的努力。尤其是《山青色》《卡农》与《紫禁瑶光》三首作品,分别从哲学思想、音乐结构与文化理想层面呈现了深刻的艺术探索。《山青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神性表达,使观众能够沉浸在山水之间的悠远与宁静;《卡农》的改编则不仅是对巴洛克音乐的致敬,更是对古筝表现力的极限挑战,通过巧妙的和声与旋律对话,带来强烈的跨文化音乐碰撞,此次音乐会也将是这一作品改编后的演奏首秀;而《紫禁瑶光》则通过对古代乐器的复原与现代乐器的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色空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深沉与现代情感的交融。让我们在这场音韵的天籁之约中,一同触摸音乐的温度,感受从筝韵弦间流淌出来的历史与未来的交响。3月15日,国家大剧院,我们不见不散。
筝闻速递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