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重而道远——我与梁毅夫老师二、三事
高百坚
05-22
梁毅夫老师是古筝名师,桃李满园。我与梁老师相识,始于93'澄海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我们在报告签名台邂逅,用毛笔签到,我特别赏识独具一格的梁体书法!在艺术节筝艺交流中我近距离聆听梁老师的《汉江韵》那美妙的豫韵,目睹梁老师娴熟的技法表演。
-
读书笔记:从《道德经》看当今古筝界(作者:辜玉斌)
辜玉斌
05-15
商业是这样,艺术也是这样,古筝界当然不例外。无论从技术到学术,或者是古筝产业,当你现在才想挤身于现代筝的热潮中,我想,那里已经很难有你的一席之地。
-
研读郭老遗文——梳理大上海潮州筝传承、传播相关的人与事
高百坚
05-05
“汕头潮筝”5月3日全文刊发了郭鹰先生遗文《漫淡潮筝在上海》。这是研究潮州筝传承、传播的重要历史文献!
-
一位耄耋老人的历史记忆——青年高哲睿二三事
高百坚
05-04
林思九老师是澄海中学教师,与父亲交情甚笃。林老师也是我的太极拳友。那年,身患绝症的林思九老师预感时日无多,特约我做了一次长谈,追忆先父青年时期二三事。
-
潮乐钩沉 | 杨广泉先生与潮乐《粉红莲》
高百坚
04-20
《粉红莲》是一首潮州弦诗乐大套曲,108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潮乐一代宗师、作曲家、潮州筝第三代传人杨广泉先生将之整理、改编为《粉红莲》(多调),成为弦诗乐推陈出新之范本和传世金曲。
-
南筝北传第二人——杨秀明赴京任教珍闻
高百坚
04-18
杨秀明先生是继三十年代林永之先生“南筝北传”的第二人。一位命运多舛的潮筝乐师是如何登上中国音乐的最高殿堂呢?这里有一鲜为人知的故事。
-
专业音乐教育的四个关系(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4-14
读了赵沨先生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第一期(创刊号)《关于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代发刊词》①,很受启发。
-
纪念丘士俊先生逝世二十一周年(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4-13
香港潮商互助社永远名誉会长、澄海潮乐研究会创会会长邱士俊先生生前致力家乡文化建设,创立澄海潮乐研究会,十三年间三易会址;筹划1993年“澄海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带头捐资,与海内外乡贤俊彦共襄其成,为家乡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音乐欣赏随笔 (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4-04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儒家“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历来为音乐家所推崇,被认为是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但“和”不应该是评判演奏者艺术修养,演奏境界高低的唯一标准。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谈到她有一次演奏《江河水》的感受时说:“那是一遍成功,没有一个音是败笔,情感极其投入,……完全忘我,半天都拔不出来,自已內心痛彻肺腑,很长时间都浑身颤抖,无法平静,我超越了自己!”①《江河水》是二胡的传统名曲,闵惠芬老师在演奏此曲时情感极其投入,每每泪流满面,琴人合一,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
古筝演奏技法四题 (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4-04
2022年10月4日,在“白玉兰杯”国际音乐节国乐大讲堂上,王蔚教授在答问环节中接刘乐老师的话题谈到摇指,强调不要特别密,很受启发!
-
琴筝和鸣——孔俏俏伽倻琴、古筝博士毕业音乐会观后感
韩建勇
03-30
3月24日晚,浙江音乐厅演奏大厅内琴筝和鸣,掌声不断。浙江省青年古筝演奏家孔俏俏伽倻琴&古筝博士毕业音乐会在这里成功举办。浙江音乐厅顶级的视听空间、顶尖民族乐团和优秀演奏家群体的助力以及当晚主角演奏家的精湛技艺,注定这是一场圆满成功的音乐会。
-
《谈筝论道》第100期 特辑(T14)
王英睿
03-21
筝韵远扬 桃李芬芳——记古筝演奏家 刘维姗
-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雅托噶艺术(娜仁格日勒遗作)
高百坚
03-18
蒙古筝(雅托噶),是蒙古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是中国古筝茫茫九派中很重要的一种流派。 根据史料推论,中国早期筝为五弦,到了战国末期发展成十二弦,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到了唐代有了十三弦筝。在唐宋时期十二弦和十三弦筝并存,但雅俗之分。十二弦筝为雅乐筝,流行于宫延,十三弦筝为俗乐筝,流行于民间。
-
心系筝乐 直陈时弊 精神可嘉(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3-04
心系筝乐直陈时弊精神可嘉
——读张琪(银河)先生《古筝独奏——筝乐赋于她的属性》有感
高百坚
再三拜读张琪先生《古筝独奏——筝乐赋于她的属性》(下称“张文”),颇有同感。
“张文”的核心观点是:古筝是为独奏玩乐而生,随着筝乐的演变和发展,古筝以其繁弦重韵而成为无可取替的民族乐器。古筝在与其它乐器合奏时应突出其按音做韵的功能,其它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在筝乐作品要甘当“绿叶”,衬托“红...
-
田野绽放的潮筝之花(作者: 高百坚)
高百坚
02-27
-
《谈筝论道》第99期导读(Z2)
王英睿
02-27
我自幼随父学艺。1985年,父母卖掉缝纫机和吉他,又凑钱,花500元给我买了当时济南唯一的一架天津产的古筝,开启了我的学筝生涯。
-
关于徐涤生老师创作的古筝独奏曲《塞上曲》(作者:邵敬群)
高百坚
02-12
《塞上曲》是徐滌生老师继《春涧流泉》后创作的又一力作。它与琵琶曲《塞上曲》同名异曲。作于1962年秋冬季节,地点:汕头市音乐曲艺团(汕头市内马路),记谱:杨秀明。由于历史的缘故,这首曲子一直未能公开发表,2008年4月笔者应邀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开演奏过,受到热烈欢迎。
-
艰难的岁月——徐涤生先生海山蒙难记(作者:高百坚 陈其俊)
高百坚
02-09
1964年,对于曾经的“江南琶琶圣手”、“潮筝大师”徐涤生先生来说,是一个不幸的年头。自此,徐先生开始饱受困苦,后因卧室失火,终被熏死陋室。本文通过对徐瑞竹先生(徐先生之孙)、刘汉绍先生(徐先生学生)的采访,追忆徐先生落难海山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
《岭表筝韵》的前前后后
高百坚
01-14
2006年1月16日,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在香港大会堂成功地举行了中国地方筝乐系列《岭表筝韵》(潮乐筝、汉乐筝与粤乐筝)。
-
《粉蝶采花》与采花演奏法 作者:高百坚
高百坚
01-05
《粉蝶采花》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首创编的潮州乐曲,凝聚着周才、陈名贤、杨广泉、陈仙花、苏文贤等潮州音乐名家的智慧和创意,是传承,弘扬潮州传统音乐文化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