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轻抹,心曲音传。古筝,这一承载千年中华文明的乐器,以悠扬的筝音诉说着古老的情感与智慧。近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导吉炜教授携“吉炜筝乐团”发布了最新专辑《和合之美》,通过古筝重奏生动诠释“和合”这一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为中国传统音乐注入生命力。
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民乐师生在国家权威赛事中连获佳绩,奖项和荣誉的背后,是对民族器乐艺术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将“思政+音乐”的有机融合,提升了育人实效。
为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音乐院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将整合国际一流水准的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面向全球招募具有国际顶尖水准的教学团队。欢迎全球人才加入!
音乐《琴韵明月照古今》由青年歌唱家、作曲家晏敏敏作曲、编曲,歌词采用苏轼古诗词《明月几时有》,是古琴音乐剧《古琴里的苏轼》的主题曲,也是山东省诸城市政协特邀晏敏敏为此琴剧创作的主题音乐之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披荆斩棘,一代又一代“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中国人,汇聚起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共同建设起一个波澜壮阔、灯火灿然的新中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浙江音乐事业全面发展,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联合举办“2024中国筝原创作品评选及优秀作品展演”活动。
近期,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南派筝韵——陆晶传统筝乐专辑》。本专辑共收录8首四个不同流派风格(潮州、客家、浙江、粤乐)的代表性曲目演奏录音,其中合作曲目分别为古筝演奏家陆晶与该流派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胡琴演奏家饶宁新、王培瑜、余乐夫共同录制,分别选用不同音质的传统筝、钢丝筝进行演奏。这张专辑展现出陆晶对南派筝乐的多年积淀及独特演绎。
《定风波》是由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金钟奖”、“文华奖”双料得主邓翊群创作的优秀筝乐作品。这首作品一经问世便被许多专业演奏者所喜爱,更是凭借其兼具技术、音乐、人文等多方面因素,成为了众多筝乐音乐会上的压轴之作。
为进一步加强民乐团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陕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2024年面向社会为本单位公开招聘音乐或音乐表演类演奏员6人。
张雨彤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研究生三年级学生,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罗晶教授。在音乐会上,张雨彤身穿朝鲜族传统服饰上场,温雅从容。朝鲜族认为数字“3”是和谐、吉祥的象征,或许是巧合,这场音乐会其实也呈现了古筝与伽倻琴相关的三个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