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浙音民族室内乐团演出季专场音乐会“横竖千古弹”在浙音音乐厅精彩上演。本场音乐会以创新的艺术表达,展现了民族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生命力。音乐会由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执棒。
音乐会在浙派传人徐乐奇演绎的古琴名曲《流水》中拉开序幕。在王甫建教授精心编配下,这首传世经典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古琴与乐队的完美配合,既保留了古琴特有的“空灵意境”,又增添了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徐乐奇以精湛的技法,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境,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随后,青年古筝演奏家董静怡带来潮州筝与乐队版《浪淘沙》。乐曲以沉郁的音阶开篇,左手频繁的按音颤指模拟浪涌回旋之声,右手大指连托技法则如层层叠浪奔涌而来。在保留潮筝特有的韵味技法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框架,古筝的细腻婉转与乐队的磅礴气势交织,一幅“惊涛拍岸,沙浪如雪”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赢得满堂喝彩。
曲目《弦鼓谈》由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新秀亓淼与国乐系青年教师刘梦联袂演绎,上演了一出充满诗意的对话。这首曲目由王甫建教授创作,用独特的"琴鼓对话"形式重构了传统音乐的时空维度,古琴悠然雅致的音色与打击乐器丰富的音色和力度变化结合,表现出乐观豁达的人生哲理。二者之间相互对话唱和,表达“张弦述怀,击鼓明志”的思想境界。
秦筝传统曲目《姜女泪》,由乐团副团长周展教授携孔俏俏、楼琳、董静怡三名青年古筝演奏家同台演绎,共同诠释这首由周延甲先生创作的秦筝代表作。四架古筝时而独奏,时而合鸣,将“繁音激楚,热耳酸心,情真意切,细腻委婉”的陕西音乐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既展现了秦筝“苦音"的独特技法,以弦为舟,以指为楫,溯游秦筝的深邃。
刘德海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国乐系教师陈哲演奏的随想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的经典之作,由作曲家老锣进行编配。她的演奏既保留了原曲的抒情特质,又融入了自己的艺术理解。右手轮指如行云流水,描绘天鹅展翅的优雅姿态;左手推拉吟揉则刻画出水波荡漾的生动画面,以深情细腻的演绎尽显曲中蕴含的伤感、动情、秀美之情。
特邀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教授以深厚的功力展现古琴曲《广陵散》的恢宏气度。开篇的"慢商调"如雷霆万钧,中段的"入慢"展现侠士情怀,尾声的"乱声"则如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用精湛的演奏技术将曲中的戏剧性一一展现。观众们跟随着陈雷激教授的妙指,体验悲伤、愤怒和紧张,仿佛身处激烈的斗争场景,全曲戈矛杀伐之战斗气氛浓烈。
音乐会在国乐系青年教师李跞、杨婧与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黄琳联袂呈现的《春江花月夜随想》中进入尾声。三位演奏家默契配合,用丝丝入扣的演奏,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中国风,共同构建"春江花月"的山水长卷。乐曲在保留原曲优美旋律的基础上,由演奏家根据原曲素材进行现场即兴演绎,并与乐队完美配合,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这场音乐会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民乐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未来,浙音民族室内乐团将继续以传承发展民族音乐为己任,推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准的音乐会,为广大观众带来既有传统底蕴,又具时代特色的音乐体验。
拍 摄|浙音直播
来 源 | 浙音民族室内乐团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