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赋能少年・古筝艺术研学之旅 | 成果绽放,少年风采映初心

当指尖与琴弦相遇,当传统与青春碰撞,此刻,我们相聚在这中国古筝之乡扬州,在共同赴一场古筝之约。



由中国古筝网、琼花古筝联合主办,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琴筝学院指导,1+1 古筝教学法、半桐®乐配提供活动支持,中国古筝网担任媒体支持的“赋能少年・古筝艺术研学之旅”精彩继续。



8月15日上午,成莉老师分享的“比赛状态提升秘籍”则直击演奏者的痛点,从心理调节到曲目处理,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战经验。



在随后的学员登台演奏环节,每位学员都获得到了成莉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和细致建议,学员们在演奏流畅度与情感表达上都有了显著提升,为下午的“小小古筝演奏家”音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午,“赋能少年・古筝艺术研学之旅”的非遗表演震撼登场。国家级非遗扬州木偶艺术的表演,以及幽默有趣的扬州评话互动表演,让全场惊叹声此起彼伏,掌声不断,成为研学之旅中极具感染力的文化记忆点。



古筝与木偶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让少年们在研学中感受不同非遗艺术的魅力,能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文化启蒙正是研学之旅的重要成果,也为非遗的年轻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随后,“赋能少年——小小古筝演奏家”专场音乐会正式开场,成为检验研学成果的最佳舞台。20余名少年依次登台,《渔舟唱晚》的悠远、《望秦川》的深情、《战台风》的激昂,一曲曲经典曲目在稚嫩却坚定的指尖流淌。



其中,12名学员和成莉老师同台演奏《渔舟唱晚》,融入了江南的节奏韵律,赢得满堂喝彩。这场音乐会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诠释。



当音乐会进入尾声时,每位学员都收获了“小小古筝演奏家”证书、亲手DIY手绘的小古筝,还有大漆手作定制铭牌,这不仅是一份独有的纪念,更是一份传统文化的传承。“赋能少年·古筝艺术研学之旅”的意义,在于让少年们从“学古筝”到“懂古筝”,从“奏乐曲”到“传文化”,这种转变正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



此次研学之旅已结束,但它在少年心中播下的艺术种子与文化自信,终将生根发芽。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孩子回家后不仅练琴更主动了,还拉着我们讲扬州的历史故事,这种由内而外的成长,才是最珍贵的成果。”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