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薪火相传·北韵筝鸣 | 许平航古筝艺术硕士毕业独奏音乐会


演出主题

薪火相传·北韵筝鸣

许平航古筝艺术硕士毕业独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5年04月14日(星期一)17:30


演出地点

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

艺术剧场一楼音乐厅


主办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处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协办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实践与创作处


个人简介



许平航


山东鄄城人,山东筝派第九代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锦瑟筝团成员,舜月古筝传统筝复原研制小组成员。启蒙于刘玉君老师,本科毕业于菏泽学院,师从房红颖老师,郝红梅老师,后拜入郝红梅老师门下系统学习山东古筝乐。2022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乐器演奏艺术古筝研究生,师从鲍晓媛副教授,继续深入对古筝专业的探索与学习。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多次参加专业比赛展演屡获佳绩。


部分专业比赛获奖:2018年“朗韵杯”山东省首届青年古筝专业组技能大赛青年a组金奖;2019年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古筝项目青年A组独奏金奖;2019年广播之声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民乐)全国总决赛古筝项目青年组金奖;2019年中国大同首届民族器乐音乐周·“云冈杯”国际民族器乐古筝专业独奏金奖;2020年山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器乐)一等奖;2022年山东省首届菁彩齐鲁主题艺术活动暨电视MV艺术大赛青年A组一等奖;2023年山东省第四届古筝专项大赛专业组金奖;2023年第四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荣获青年B组“敦煌古筝新秀”称号;2023年首届“朱雀杯”全国古筝展演山东赛区决赛成年组一等奖;2024年首届全国器乐设计大赛弦鸣类乐器组荣获优秀作品奖;2024年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荣获“未来之星”称号;


部分艺术实践活动:2019年07月赴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受邀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全国总决赛音乐会演出;2020年09月参加菏泽市迎国庆——非遗•琴韵专场演出;2021年06月参加鲁筝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暨山东筝乐音乐会演出;2022年初同舜月古筝传统筝研制小组共同研制复原清代十六弦山东筝;2022年08月在酷狗音乐发表个人音乐专辑《山东筝曲》——《碰八板》;2022年11月参加中国古筝艺术展演—筝团作品系列音乐会演出;2023年03月参加“薪火相传 鲁韵流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古筝乐”专场音乐会及山东筝派在高校教学的守正与创新讲座演出;2023年05月参加山东艺术学院65周年校庆暨2023宏美山艺毕业展演季系列活动演出;2023年08月参加“筝坛巨擘 流芳百世” 纪念赵玉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音乐会演出;2023年11月参加伊洛传芳•鲍晓媛古筝师生音乐会—庆祝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5周年暨纪念著名古筝演奏家韩庭贵先生诞辰95周年演出;2025年01月参加国家非遗项目“山东古筝乐”2025年新年音乐会演出。


导师简介



鲍晓媛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199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师从山东筝派名家韩庭贵教授,毕业留校并任教至今。期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形成了功底扎实、热情奔放又不失典雅细腻的演奏风格,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专业赛事,并屡获佳绩。


特邀嘉宾



李兴钰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在山东艺术学院实践活动、音乐会中多次担任钢琴伴奏。参与“不忘初心”北京音乐厅音乐会钢琴伴奏;曾在第15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常作为钢琴伴奏身份参加各种活动,如国韵杯,敦煌杯,文华奖展演等国家级赛事,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刘程程


2021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乐器演奏古筝专业,师从鲍晓媛副教授,锦瑟筝团成员。



翟昊基


山东艺术学院本科,师从著名打击乐演奏家王超老师,在校师从袁晨斐副教授。



杜晨曦


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2020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二胡专业。



侯硕涵


河北省定州人,山东艺术学院2021级音乐学院扬琴专业学生,师从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研究生导师成慧青教授。



李家鑫


河北邯郸人,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21级本科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师从于杨秀玉教授,姜雨婷教授。


曲目简介


1.《闹元宵》

曹东扶创编  陈哲编配伴奏

演奏:许平航

钢琴伴奏:李兴钰

鼓伴奏:翟昊基

古筝独奏曲《闹元宵》由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创作于1956年。那一年的元宵佳节,曹东扶先生置身于河南南阳人民欢庆节日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气氛之中,内心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遂创作了这一传世名曲《闹元宵》。

该曲融汇了河南的豫剧、越调、曲剧等地方戏曲素材,并使用单指弹弦来模拟打锣声,以粗犷、奔放的旋律模仿唢呐吹奏,将元宵节的喧闹、喜庆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鲁筝大板套曲》

 许平航订谱

古筝:许平航  二胡:杜晨曦  扬琴:侯硕涵    琵琶:李家鑫   梆子:刘程程

鲁筝古曲套曲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藏,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山东菏泽地区最早流行的套曲有“名曲十大套”,也就是“碰八板”。“碰八板”是流行于山东菏泽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碰八板”的曲式结构严谨,演奏曲目均为八板或八板体的山东筝派传统大板曲。

在演奏碰八板时,各位演奏者各自演奏不同的八板体乐曲,形成多个声部的重奏或合奏的音乐织体。声部之间时而追奏、时而不同,但总能不时重叠或碰撞到一起,产生奇妙的复合音响效果。在乐曲流传过程中,不同的演奏家和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碰八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创新,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3.《夜深沉》

京剧曲牌

王中山改编  陈哲编配伴奏

演奏:许平航

钢琴伴奏:李兴钰

鼓伴奏:翟昊基

古筝曲《夜深沉》是王中山先生通过同名的京剧曲牌 《夜深沉》改编而成。

夜深沉作为一首京剧牌子曲,以昆曲《思凡》中《风吹荷叶煞》曲牌为基础,经过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而成,取原唱词首句“夜深沉”三字为名。

在京剧“击鼓骂曹”和“霸王别姬”两折戏中,用它来配合祢衡击鼓和虞姬舞剑等场面。


4.《凤翔歌》

山东琴书曲牌

韩庭贵改编

演奏:许平航

《凤翔歌》此曲原为山东琴书的主要乐曲之一。凤翔比喻吉祥、欢快之意,乐曲短小流畅,明朗活泼,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1987年韩庭贵先生将此曲改编,筝长期用作山东琴书的伴奏后,把这种曲艺的前奏、唱腔、间奏音乐变化发展,逐步成为完整的古筝独奏曲。此曲旋律优美华丽,地方特色浓郁。


5.《包楞调》

山东成武民歌

韩庭贵改编

演奏:许平航

《包楞调》本是山东菏泽的成武地区道教的庙会上演唱的歌曲,女子担着担子,挑着吉祥物,载歌载舞,祈求吉祥,躲避灾祸,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用歌声来祈福。山东筝派代表之一韩庭贵先生在1978年根据此首民歌改编而成,为了满足创作需求,韩庭贵于同年研制了26弦筝:在原有音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倍高音区,并且在此音区全部使用钢丝弦,使得音响效果更加浑厚明亮。

筝曲形象生动地模拟了旧社会农村妇女起早摸黑纺棉花的楞楞声,表现了农村妇女的艰辛,同时也饱含着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盼。


6.《望秦川》

作曲:景建树、王中山

演奏:许平航

钢琴伴奏:李兴钰

乐曲根据陕西同州梆子音乐创作而成,旋律气韵绵长,音调哀婉深情。全曲力度时强时弱,节奏灵活多变,缓处悠扬婉转,急处热烈奔放,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与无限哀思。



评论1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