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综合】| 自学古筝,来看筝友投稿“67岁老伯学筝记”

筝话:《67岁老伯学筝记》


作者:举水闲人


我是退休老人,今年67岁。每天负责接送两个孙子上学,做一些家务,空余时间看看书,上上网。


去年九月份,孩子们要我上老年大学,学一门音乐或美术课程,丰富下晚年生活。我年轻时就喜欢音乐,尤其爱听古筝乐曲,在我的电脑和手机里也都下载了不少古筝曲,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出水莲》等等经典曲目,闲来无事之时独自欣赏。


听了孩子们的建议,我心动了,趁着这个机会不如去学学古筝。我去了当地的市老年大学咨询,他们说因为条件受限,没有开设古筝班! 我思考了几天,在麻城市华良音乐中心古筝老师郭玮玉的鼓励下,决定自学古筝!学习目标定位是自娱自乐,充实退休生活。


心动不如行动,我买了古筝,网购了一套《袁莎古筝教程》,同时在中国古筝网上注册了账号,反复观看《考级曲名师慕课》、《王小平古筝慕课》等栏目,自此我便踏上了学筝之路。


我一边看教材和视频,一边练琴。每天练琴1~2次,每次1小时左右。从坐姿、手型和调音开始,逐步学习各种演奏技法。先后学习了勾、抹、托、劈、大撮、小撮、刮奏、摇指、颤音、滑音、按音等主要技法,练习了《关山月》、《小开手》、《凤翔歌》、《茉莉花》、《浏阳河》、《春江花月夜(片段)》、《梁祝(片段)》等乐曲。学筝近八个月,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回顾这段历程,感触良多,简述如下:


丰富退休生活  有益身心健康


每天坚持练琴,忙忙碌碌,感到生活充实。攻克一道道难关,学会一个个技法,练习一首首乐曲,陶冶性情,收获快乐。减少低头看手机和上网游戏的时间,对保护视力、缓解颈椎病有明显效果。


背诵曲谱,手眼配合,双手配合,锻炼了思维和协调能力,提高记忆力,对于延缓老年痴呆大有裨益。每次练琴后,全身发热,血液循环加快,有益健康。时常欣赏音乐,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


保持平和心态  学筝循序渐进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手指肌肉僵硬等,这是学筝的几大障碍。没有老师指导,全靠自己观察、辨别、思考、领会,难度更大!面对现实,目标应当切合实际,以自娱自乐为主,不必参与考级、竞赛。


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技法,如扫摇、难度较大的双手弹奏等,暂缓学习。乐曲的选择上,以慢速和中速为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平静地对待记不住曲谱、指速不快、学习进度慢等正常现象。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功夫,功到自然成。比如《渔舟唱晚》的曲谱,我读了几十遍,才勉强记住。


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近八个月来,我每天都重复双手主要技法的练习,虽然枯燥,却有明显的进步。比如左手按弦练习,4—18弦,每天每根弦快速按揉64下(类似重颤);其他各弦,按16—32下。现在,食指和中指都长了茧子,手指力量大了,节奏感增强了,为颤音、滑音和按音练习打下了基础。春节后,感觉A弦太软,换了一套B型弦。


练习要有毅力  勇于战胜困难


随着学习的深入,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这是正常的、情理之中的现象。这时候,绝对不能气馁,该攻的难关,必学的技法,必须鼓足勇气,战胜困难。这方面,在悬腕摇的学习中深有体会。


开始两个月感觉正常,匀速劈托—保持—加速—保持—再加速—保持,如此循环。第三个月,问题来了。一是速度上不去,达不到每秒8次的要求;二是偶尔速度上去了,均匀度又不行。又苦练两个月,除了筝上练,平时也练手腕力量和灵活性,但进展不大。这时候,有些畏难,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后悔当初不该学筝。


经过几番思想斗争,又坐下来坚持练习。偶然之间,事情出现了转机。有一天,练摇指累了,无意中将手腕搁在岳山上摇了几下,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均匀度也好多了。我很诧异!再试几次,都比较满意。手腕放在筝头上,效果更好。这下好了,决定先练这种摇指,以后再过渡到悬腕摇。


后来看资料,才知道这就是支腕摇。在中国古筝网的视频中,一些名家也使用支腕摇。现在,我练习支腕摇时,增加了强摇、弱摇、颤摇、滑音、按音和跳弦练习。


现如今,我已经爱上了古筝,练琴也成了我的一项“每日必修课”,古筝也成了我晚年生活的好伙伴。



(来源:筝友投稿)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