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锅的波大帅

level

能不能中间别说话

弦·谈第一百一十期《无境》

  作曲家杜咏先生的作品《无境》,一直以来都很喜欢。  它的情感层次尤其丰富,叠叠层层,似乎一首作品便要把话说尽了。音乐中穿肠而过的情绪,会让人演奏时异常享受。我总是好奇,作曲家的脑瓜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  这首作品的迷人之处是,当你发现它充满情感并且十分动人,而你又恰恰觉得“我满怀深情就一定能把它演奏好”时,往往都事与愿违。它就像一栋造型很美的建筑,房子本身就是件艺术品,处处都有讲究。而空荡荡的房子放在哪儿,里面怎么装饰,则全在演奏者的手。作品给了演奏者很大的空间去“啃”,是需要花好些时间来啃的。  杜老师说,“古筝是一定要有传统意境的,有的人创作是纯粹的意象,没有具体旋律,整个作品就是一种意境,这样也挺好。但我的作品慢板是要有旋律的,古筝作品的旋律不好写,因为定弦不好定,后来我发现古筝定弦可以在不同声部把12个音都定出来。就像在钢琴上一样,能够把想要的旋律实现。”  这首作品里共有三段慢板,每一次都非常美。第一次是出现在引子过后,也是最长的陈述。细碎的一组音悄悄出现,像是耳鬓厮磨般,将周围的声音全部屏蔽掉,剩下的,只有起伏的呼吸声。随着试探,一次比一次浓烈,一次比一次急促,直至令人感到有些窒息,随即画面切换,松了口气。随后淌出的这几句,是我特别喜欢的,总觉得和冬日惨淡的阳光特别般配。干燥的空气里能看见嘴里哈出的水气,闭上眼,让光线全都打在脸上,浑身都没有负担。  记得小时候学习音乐欣赏课,一位老师给我们解析作品,她说,这句旋律听起来那么动情,是因为里面用了一个六度关系,它也被称为“希望六度”,也就是说“六度”音程常常用来描述“希望”这样的情境。在这段慢板随后出现的旋律中,不仅出现六度,还接连出现各种关系的大跨度跳进,旋律走向跌宕起伏,远比那个“希望六度”要煽情的多。  第二次慢板出现在乐曲的中后部,依旧好听。它像被台风席卷过后的街道一样,有些萧条和苍凉。这一部分在过去演奏中,常常被删减掉,但纵观全曲,这一段在乐曲中可谓举足轻重。就像调味剂一样,缺少一味调料,菜或许能吃,但可能会损失很多风味。这段音乐和前后的煽情、激烈、摇滚式的表达都不一样,它的出现中和了前后极端的情绪,多少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但正是这种苍凉里包含着的耐人寻味,让作品又多了一层表达的空间。  最后一段慢板则是主题的再现,用加重的和弦来表达尾声的升华很少见到,如何用非线性的表现手法表达出线性效果,这对浓度的把握和敏感,给演奏者带来了又一次挑战。穿插在这些慢板中的快板,像狂欢一般疯癫。有很难的技术,也有任你即兴发挥的地方,演奏过后只会叫你酣畅淋漓。  在这首作品中,你能看尽人生百态,也看清人生百态,心无旁骛,达至“无境”。

国筝文化 发布

09-30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中间的独白能去掉不,太影响欣赏乐曲了

弦·谈第十期《寒鸦戏水》

  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弦·谈》与大家分享一首传统作品——《寒鸦戏水》,用这首历经时代变迁,见证不同时期的人情世故的乐曲以示纪念。

国筝文化 发布

06-2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听着不过瘾

望秦川(古筝与钢琴)

《望秦川》 景建树、王中山 曲 查看曲谱 乐曲简介:   为纪念恩师李婉芬教授,王中山与作曲家景建树先生共同创作了这首具有浓郁陕西地方风格的古筝作品。乐曲根据陕西同州梆子音乐创作而成,音调悲怆而又深情,表现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以及对过往旧事的无限哀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迤逦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作品借由诗人李颀《望秦川》的某些诗意,运用古筝特有的音韵,对筝和乐队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旋律舒朗,线条清晰,既为听众展现了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也表达出多种难以排遣的思乡情。   作品雏形为景建树先生的一段板胡曲《兵车行》,后由王中山为乐曲重新编订演奏技法使其古筝化,并对部分乐段作了修改和润饰,以及增加了以快速指序技法设计的快板段,最终由二人共同定案完稿。作曲家有感于恩师的夙愿和对故乡的由衷怅望,以及对过往人生重重的感触与回忆,更为了体现大气深沉的悲怆情感,最终定名为《望秦川》。 乐曲分析:   引子部分如脉动的钢琴A音持续进行拉开了全曲的序幕,确定了此曲的调式为G徵调式。钢琴引入的第一段主题旋律(24-66小节),古筝用沉实的乐音,缓慢的节奏,“颤”、“揉”、“点”、“滑”、“吟”等作韵技巧,突出了倾诉般的口吻,使乐句缠绵、深刻,旋律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第一句稍平,直言情感;第二句略起,欲言又止;第三四句时情绪被进一步打开,体现出情感的质朴和真挚。   第二段(67-113小节)由之前的音乐动机发展而成,流水板式的节奏进行,接近西洋曲式中的行板。第三段(114-132小节)富有激情的呼啸般的扫摇段情绪再拉高一层,推向高潮,进入华彩段(133-159小节),最后由钢琴奏响引子的动机音型将全曲带入尾声(160-166小节),音乐在调式属音(D)和弦上戛然而止,仿佛把主人公从神游中惊醒拉回现实,只留下无尽的憾叹。

国筝文化 发布

10-1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弦·谈第五十五期《苍歌引》

  这部作品的原型叫做《青韶》,由宋心馨首演于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音乐会。后由宋心馨委约作曲家将其再扩充成为今天这部深受欢迎的《苍歌引》。《苍歌引》首演于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并荣获此次音乐节的“原创音乐奖”。值得关注的是,同时获奖的作曲家还有业内大家徐沛东、唐建平等,这也是对这首作品的极大肯定。   《苍歌引》近两年来,成为很多专业演奏者学习、演出、以及比赛中的常用曲目,我想除去技术和体力等外在的挑战,作品的内在音乐也留给演奏者非常大的空间,而如何阐述则是对演奏者底蕴和想象力的另一挑战。话说“春为苍天,夏为昊天”,春天为万物苍苍然生之季节,作为万物伊始,一切都是新鲜而活力的。我从音乐中,听到了一种原始的希望,作曲家运用不同的节奏变化,毫不掩饰的将历代子子孙孙,向往美好生活的欲望表达出来。这种蠢蠢欲动的情绪,无关民族,是人的血液中流淌的本能。

国筝文化 发布

10-14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弦·谈第五十五期《苍歌引》

  这部作品的原型叫做《青韶》,由宋心馨首演于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音乐会。后由宋心馨委约作曲家将其再扩充成为今天这部深受欢迎的《苍歌引》。《苍歌引》首演于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并荣获此次音乐节的“原创音乐奖”。值得关注的是,同时获奖的作曲家还有业内大家徐沛东、唐建平等,这也是对这首作品的极大肯定。   《苍歌引》近两年来,成为很多专业演奏者学习、演出、以及比赛中的常用曲目,我想除去技术和体力等外在的挑战,作品的内在音乐也留给演奏者非常大的空间,而如何阐述则是对演奏者底蕴和想象力的另一挑战。话说“春为苍天,夏为昊天”,春天为万物苍苍然生之季节,作为万物伊始,一切都是新鲜而活力的。我从音乐中,听到了一种原始的希望,作曲家运用不同的节奏变化,毫不掩饰的将历代子子孙孙,向往美好生活的欲望表达出来。这种蠢蠢欲动的情绪,无关民族,是人的血液中流淌的本能。

国筝文化 发布

10-14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暂无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