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重磅预告│《天姿国乐·盛世伎乐》全国巡演即将起航

诗圣杜甫的唐诗名篇描绘出

晚唐成都的繁盛乐音

这样的场景也被雕刻者永远的记录在

永陵二十四伎乐石刻图


跨越千年,流转今世

【天姿国乐】

“复活”了浮雕上的伎乐

壁画里的伎乐

从历史的烟云中重拾经典

让我们听到古代先贤雅士

与天地对话的华夏正声

从敦煌天宫伎乐图飘下的芬芳乐音

一舞《剑器》动四方拉开大唐华章的序幕

一曲《霓裳羽衣》奏响大雅盛世之国风.......


 【天姿国乐】

守正创新 以音乐为本

 用现代舞美与科技融合多种艺术元素


开创【国乐剧场】

再现盛世伎乐



2025年9月-12月 | 天姿国乐×保利院线全国巡演预告


2025年9月至12月,【天姿国乐】将携手保利院线开启全国巡演,计划登陆沈阳盛京大剧院、鄂尔多斯大剧院、呼和浩特乌兰恰特大剧院、山西大剧院、泰山大剧院、聊城保利大剧院、潍坊大剧院、淮安大剧院、张家港保利大剧院、启东保利大剧院、常州大剧院、慈溪大剧院、杭州临平大剧院、唐山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重庆大剧院(中剧场)、赣州大剧院、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厦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小剧场)等地。


诚邀全国各地的乐迷朋友,共赴这场国乐盛宴!


曲目介绍



1、《天地之乐》编曲/肖超


以“乐者天地之和”思想,呈现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相对应的中国乐器独特魅力。



第一篇章  华夏正声


2、 《德音》六重奏

作曲/李博禅 

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乐记》是中国音乐美学的鼻祖,文曰“德者,性之端,乐者,德之华也,大乐与天地同和也”。作为儒家经典,在中国礼乐文明的进程中,扮演了独特的历史角色。《德音》重现了经典中对音乐的理解,用平和恬淡之情表达"德"之朴实无华的自然之情。


3、《春江花月夜》重奏与舞蹈

古曲  特邀舞蹈/王美玲

改编于古曲《春江花月夜》,此曲深具江南丝竹特色,婉转深幽,流畅多变,极具诗情画意。以优美柔婉的旋律、巧妙的构思和变奏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夜江面,月色清朗,千舟竞归的迷人景色,既有传承又有出新,于悠扬秀美中见气势,于豪放抒情中见风骨,犹如一副清丽淡雅的长卷山水画,使人听后心旷神怡。


4、《酒狂》中阮与古筝

古曲  改编/陈素敏、陈素慧

此曲原为古琴曲,相传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阮籍所作。乐曲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改为古筝与中阮的重奏,充分发挥两个乐器的艺术特点,让此曲更有跌宕起伏的张力。 



第二篇章 敦煌乐韵


5、《敦煌》五重奏  作曲/姜莹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而又耀眼的明珠,她以其神秘而广博的内涵、丰富而精美的历史遗存,承载着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延续着万古文化的血脉。乐曲巧妙地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性,把西域调式与印度调式相结合,体现着古代四大文明的唯一汇聚地——敦煌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及传奇色彩。


6、《又慢曲子》 阮族与笙

敦煌古谱     编配/孔志轩

根据敦煌古谱运用现代审美和作曲技法重新编曲,古韵悠悠,如一幅色彩斑驳的敦煌伎乐图,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音乐魅力。


7、《龟兹舞》管子与乐队 作曲/赵季平

移植/肖超 特邀演奏家 管子/冯苗苗

此曲选自《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第五乐章,龟兹舞是风靡大唐的西域之舞,多元独特的舞蹈样式以及轻快、热烈、奔放的艺术风格被盛赞为“天宫飞来的歌舞”。乐曲洋溢着一派欢腾的节日气氛。



第三篇章    唐宫乐舞


8、《千章扫》琵琶与舞蹈

作曲/罗永晖  编舞/庄星  琵琶独奏/关怀

作曲家从中国草书的动态美中获得创作灵感,借助琵琶特有的舒雅性和骤雨狂风般的表现能力,用渐进的声响层次,对照动作体态、线性起伏、和速度疾徐的变化,在刚柔浓淡的对比中,发挥了流畅无滞、一贯到底的气势。


9、《静夜思》演唱与乐队

诗/李白【唐】作曲/赵季平  移植/肖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仙李白的思乡名篇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诗经典,悠长的曲调咏唱出人类共同的情感——乡愁。


10、《霓裳羽衣曲》合奏

作曲/高为杰  移植/肖超

这首作品是风靡大唐的宫廷乐舞代表之作。曾经的辉煌已随时光流逝,唯一留下的乐谱只有五个音,记录在宋代白石道人的《霓裳羽衣舞中序》,作曲家高为杰老师根据这五个音结合白居易诗作《霓裳羽衣舞》而创作,重现了唐代宫廷音乐节奏的丰富多变,旋律和配器的华丽之美。


特邀女高音/罗蓉


第四篇章    锦城丝管  


11、《百鸟朝凤》唢呐与吹打组合

民间乐曲整理/任同祥  特邀演奏家/冯苗苗

《百鸟朝凤》是一首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的民族乐曲。其前身是《百鸟音》,这是一首充分展示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12、《康定情歌》合奏

四川民歌  编曲/王世哲

根据风靡世界的四川民歌而改编,融入流行音乐节奏,展现出经典旋律的永恒魅力。


13、《太阳出来喜洋洋》说唱与演奏

四川民歌  编曲/李复斌

这首家喻户晓的四川民歌,情绪乐观爽朗,将说唱融入演奏,更显麻辣诙谐的四川风格,将四川人对生活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14、《烈焰》合奏 作曲/赵俊毅

作品对现代音乐元素的运用使夏日的激情更具表现力。节奏的强烈变化和独特的和声编排,在民族乐器的演奏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


尾声


联奏《国乐经典之声》



亮点


穿越千年,文化大赏


在历史的浩瀚烟云中重拾中国音乐文化,让世界感知中国的华彩乐章。《春江花月夜》《静夜思》是诗词里的国乐,《德音》是典籍里的国乐;《千章扫》是书法里的国乐;《酒狂》是历史故事里的国乐;《霓裳羽衣曲》《龟兹舞》是唐代乐舞文化中的国乐;《百鸟朝凤》是民间文化中的国乐。


守正创新,古韵新声


音乐为本,传统为根,重新发现国乐之美:古筝上善若水,箫笛剑胆侠心,凤笙和德清正,中阮厚德载物,琵琶文武双全,唢呐金声玉振,二胡刚柔相济,中国鼓雷霆万钧。旧的元素新的组合,历经时间大浪淘沙而沉淀的经典古曲重新演绎,在熟悉的声音里展开更丰富的想象。


诗画相生,乐舞相应


天人合一的华夏正声意境悠远,诗意盎然;敦煌天宫伎乐图里的裙裾翩翩,色彩斑斓;草书、唐诗、《霓裳羽衣曲》三颗璀璨的明珠演绎盛唐华丽之美,是中国美学的最高诗性意境,是东方人文精神的神韵呈现。


原创精品,多元风格


新创作品既有东方韵味,又有世界乐风;《敦煌》西域音乐与印度音调的结合;《龟兹舞》听到丝绸之路的异域之声;《千章扫》以无调性旋律呈现中国音乐的气韵生动;《静夜思》东方旋律诗意吟唱永恒的乡愁;更有吹打、说唱、乡村等音乐元素展现当下的国乐创新之变。


视听结合,实力呈现


在全国器乐比赛中获奖的天姿国乐青年演奏家鼎力担当,长期的专业舞台训练和国际巡演经验,造就了表演和音乐相得益彰的舞台风采。



观众们的热情评价



【天姿国乐】


【天姿国乐】是四川交响乐团的国乐品牌,在四川交响乐团党委领导下,坚守【天姿国乐】的艺术方向,维护【天姿国乐】良好的品牌形象,继续推动在民族室内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回望【天姿国乐】的源起及历程,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得力于省内指挥家作曲家们的倾情奉献。特别是在品牌创始人牟岭虹女士求真务实的建团理念和探索创新的艺术主张下,创建了西部首支女性职业民族室内乐团,并请指挥家唐青石为之命名【天姿国乐】。

 

在艺术追寻的历程中,获得了著名作曲家赵季平、高为杰、李复斌、史志有、马久越等音乐家们的悉心指导,使这支女性团队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尚,领跑在西部民族乐团之前沿。以勇于探索创新的艺术理念,弄潮于新时代民族器乐舞台。

 

十余年来,【天姿国乐】的足迹遍及欧、美、亚、非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多个著名的音乐圣殿彰显了中华国乐高贵典雅的气质,传播了巴蜀灿烂的音乐文化,出色的完成了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各项重大的外宣任务,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天姿国乐】始终坚持贴近民众,服务民众,努力创新百姓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创演的系列器乐音画《情歌中国》荣获四川省两项文华奖、《国乐丹青》以新颖视听的舞台作品赢得观众热情赞誉,刷新了民族器乐的演绎形式,《上善蜀水》以民族交响音画的形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

 

【天姿国乐】坚持中华文化传承,遵循艺术发展规律,扶持青年艺术家成长。新生代艺术管理人才唐文婷、麦晋西以及青年指挥家肖超、廖元钰组成的艺术管理团队,以“天人合一”之思想建立了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当代审美气质的乐团音乐季,继往开来的展示着新时代民乐人的风采,2018年【天姿国乐】携手成都永陵博物馆,共同打造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获得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走出去”优秀项目前十,被多部央视纪录片拍摄,其中火爆出圈的《国乐的侧脸》点击量达4.2亿,为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谱写着四川与世界的华彩乐章。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