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古筝演奏家,在读博士,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客家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客家筝鸣”梅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古筝(客家筝)推广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古筝学会副会长,梅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筝分会会长。集演奏家、学者、教育家三重身份于一体,长期致力于客家筝文化的学术研究与活态传承。师从中国南派古筝大师饶宁新先生,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江澹曦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宋心馨副教授等名家,系统学习现代与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结合在客家地区多年对客家筝非遗传承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客家地域特色和辨识度的个人艺术演奏风格。其研究聚焦于“客家筝传承”“古筝现代演奏技法”“民族音乐学”三大领域,构建理论与实践双向驱动的非遗研究体系。
举办、参演各类音乐会近百场,演奏作品收录于各类音视频出版物。作为高校非遗传承先锋,主导国家级大学生双创项目《客家筝乐坊》,推动客家筝进入中小学课堂;策划“客家筝鸣”系列音乐活动及公益课堂,辐射学员超千人。
主持《客家筝传承人杨始德演奏谱整理》等课题研究项目,2021年合著出版《走进客家提线木偶戏》,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22年成功举办“客家筝鸣”——陈如娟客家筝曲专场音乐会;2023年参与编订《汉皋古韵—古筝客家风格名曲精选》;2025年出版发行首张个人客家筝曲专辑《客问有无》。与甘绍成教授合作完成清咸丰七年《文昌庙乐章》的译谱工作;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广东》,将《崖山哀》《西厢词》等曲目录入国家音乐基因库,为传统音乐留存高精度声像档案。